张轶林
恩阳区下八庙镇中心小学 四川省 巴中市 636088
摘要:随着教育的发展,改变单一的讲授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得越来越重要。合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相互交流,完成教学目标,增强课堂体验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本文将对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实施进行研究。
关键字:小学数学 合作学习 教学研究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习惯采取单一的讲授法向学生灌输间接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教育越来越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也应该积极地推广新课程倡导的合作学习法等以生为本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关于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本文主要从三点进行详细阐述,分别为: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分组、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的合作学习、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多元化评价。
一、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分组
合作学习顺利实施的前提是对学生科学合理的分组。我们知道,受家庭教育、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具有差异性,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差异。每个班级都有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将不同层次的学生,遵循性格互补、爱好相似的原则,分为四人一组的多个小组,并确保每个小组中都有一名优等生、两名中等生、一名学困生,不仅有助于小组间的内部合作、相互帮助,还能为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良好地基础,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
例如:在执教《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这节课时,笔者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了应用题:小丽到文具店,用20块钱买了3个笔记本和1支碳素笔,每个笔记本3.5元,每支碳素笔6.3元,还剩多少钱?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思考、交流,看哪个小组计算的又快有准确。这样做,能够使小组中的优等生帮助学困生,掌握小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方法,又能通过小组间的竞争,提高每个小组的每个学生的思考积极性。
二、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的合作学习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句话启发我们,疑问有助于学生思考和取得进步。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充满问题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对知识展开实验、分析、探究,既能够使学生深入地掌握数学规律,还有助于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会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感受数学蕴含的哲理,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有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圆柱》时,笔者通过幻灯片展示了一张圆柱图,带领学生认识圆柱的各部分名称。其次,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圆柱的特征,回答:1.圆柱的上下两个底面是什么图形?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2.制作一个圆柱,用手摸摸圆柱的侧面,你发现了什么?3.圆柱有几条高,用直尺测量圆柱的高,你发现了什么?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圆柱的特征,画出圆柱的展开图,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然后,再次组织学生探究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会不断地巡视课堂,及时地解决学生存在的疑惑,引导学生朝正确的方向思考。最后,笔者安排不同小组派代表,到讲台上,讲解所探究的圆柱体的特征、圆柱表面积、体积的推导,坐在座位上的同学,可以对讲台上同学的结论进行质疑或补充,这样能够有效地引起全班学生共同参与学习,并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和求真务实的精神。
三、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多元化评价
评价也是合作学习的环节之一,评价的目的是促发展,对学生改进不足,取得进步有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评价方式以学生的成绩为唯一标准,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这会严重地挫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产生自卑心理。新课程的评价观,在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内容上进行了改革,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秉承新课程的评价观,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满足感。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以小组的整体成绩为评价的标准,对小组成员成绩的评定要从课堂表现、团队贡献、学习成果等方面综合评价,且评价的主体需要由教师、小组成员共同担任,这样既能够驱动学生为了小组的整体成绩而努力,又能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客观的看待自己的数学学习,对于学生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改正不足不断地进步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目前,合作学习法已经成为了小学数学课堂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为了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保证学生的分组公平,为合作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还需要创新合作学习的内容和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动力,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最后,还应该注重合作学习的评价,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合作学习,为下一次合作学习的成功提供经验。
参考文献:
[1]卜义.浅议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J].中国校外教育,2018(35):131-132.
[2]林培英.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