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婷
南京市红山初级中学 江苏省南京市210028
摘要: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有所提升,但是学生的思维方式似乎还没能很好地适应这一变化,因此教学效果下降。而初中数学教学是中学升学考试中的重要一环,所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迫在眉睫。而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部分学生还没能够很好地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从而对数学学习不够重视。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同时还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数学,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活化;初中数学;家庭作业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的不科学性和单一性是导致教学效果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因为其本身的特点就决定了数学是一个需要较强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学科,也正是因为如此,单一性的教学方式更容易使得数学教学开展变得枯燥、乏味。随着近些年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教学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教学方式的创新,生活化教学便是其中一种教学方式。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很好地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既能让学生认识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同时还能让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一、数学内容生活化,激发学生兴趣
很多时候教学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无论是购物时价格的计算,还是上下班时时间的计算,或者是我们出门时路线的规划等,这些都是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体现,所以说,数学是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在初中的教学中,虽说内容相比小学来说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仍然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的结合,从而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这一单元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如:“小明家买了一个净水机,已知一升水在过滤后质量要减少百分之十五,那么要356升净化水需要多少未过滤的水呢?”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来回答教师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很好地将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既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学习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资源生活化,提高教学效率
数学本身就是一个有着较强逻辑性、抽象性的学科,而这一点恰恰是初中生的思维需要提高锻炼的地方。在一些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使用教具,通过教具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所学的内容,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资源的生活化对学生进行教学,既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所学内容,同时还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让学生对数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进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这一章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学习内容。首先,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例如埃菲尔铁塔、故宫、天坛等,让学生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来认识轴对称,并让学生能够简单地识别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找出其对称轴。之后,教师可以进行折纸的活动,学生通过亲自试验、探究、发现的方式来认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从而实现真正的“做数学”。
三、家庭作业生活化,提高运用能力
家庭作业也是教师们经常利用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家庭作业能够让学生很好地巩固学习内容。然而在以往的教学中,“题海战术”的课后作业给学生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教师想通过提高学生知识运用熟练程度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而现实恰恰相反,较大的学习压力给学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其中最为主要就是学生的厌学心理。在家庭作业的设计上,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能够利用数学的思维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能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还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在《普查与抽样调查》这一章内容的教学中,可以通过生活化的作业设计对学生进行教学。例如让学生对全班学生的身高进行调查,或者是对全班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调查。让学生在调查的过程中对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总体、样本、个体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在初中的数学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对教学效果的提高和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重视生活化教学的开展,让学生利用数学的视角去认识生活,让学生利用数学的思维去探究生活,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董德菊.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000(037):118.
{2}陈中宏.浅议初中数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及应用[J].报刊荟萃,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