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项目式教学中实验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5期   作者:王仁超
[导读] 新课标进一步明确了高中化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王仁超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第一中学  611730
        摘要:新课标进一步明确了高中化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其为日后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项目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具有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项目为主线的特征。本文结合实验教学实践对项目式教学的应用策略,以期为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项目式教学;实验教学
        当前很多教师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一味地灌输高考重点知识,忽视了学生品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合作能力等培养,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项目式教学一真实教学情境为学习环境,以具体问题为探究中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从而促进核心素养发展。
        一、项目式教学的内涵与特征
        项目式教学法也称为项目驱动教学法、基于项目的学习。项目式教学是对复杂的实际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学生在探究过程围绕中心问题设计项目作品、规划并实施相关任务,从而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发展。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创设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结合现有生活经验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学生完成一个项目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掌握知识和能力发展的过程。结合实践来看,项目式教学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以项目活动为教学主线,在项目教学中,项目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依托,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教师在选取项目时必须充分考虑课程标准、分析教学方法、考虑项目的趣味性、可操作性以及学生的能力水平;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活动的主导者、学生学习的协调者与监督者,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得到有效锻炼;三是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项目式教学强调自主探究,因此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能够在不断地探究中丰富知识积累,学习新的技能,提高综合素养。
        二、基于项目式教学的化学实验教学策略探究
        (一)确定项目主题,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过程
        项目主题是项目式教学的核心,主题的确定并不是简单的设计一个实验,而是综合应用化学学科知识、实验技能以及生活经验来完成项目设计、实施、展示与评价过程,因此确定项目至关重要。结合以往教学经验来看,项目的选定需要符合课程标准,贴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而且应具有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例如学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这一课时运用项目式教学法进行实验教学。课堂上教师通过玻璃棒点燃酒精灯的实验导入新课,让学生初步认识化学反应中伴随着能量变化。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意识到化学反应中有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据此,教师引导学生确定项目主题“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确定项目主题后,教师针对项目学习的具体内容设计清晰明确的学习目标:知道化学反应中会产生热量变化,并了解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增强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科学认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最后,教师需要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设计实验方案,为后续项目探究做好准备。此外,在确定项目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调整项目范围的大小,提高项目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
        (二)组织小组探究,小组成员合理分工合作探究
        项目式学习强调探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项目式教学有助于教学目标达成,有助于多方面锻炼学生的能力,促进全面发展。合理分工是小组开展探究的基础,合作学习是小组深入探究的保障,因此,小组划分是否合理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起到主导者、协调者和监督者的作用。

首先,教师需要科学控制小组人数,使得小组成员均有机会参与项目探究,并且应结合教学内容、学生能力水平、性别、性格等因素划分小组,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确保各个小组能力水平均衡,小组成员之间能力互补。其次,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例如小组自主分工,每个需要担任相应的职务,记录员负责记录交流探讨内容以及实验过程中的问题、现象等,组长负责协调整组,发言人代表小组呈现实验结果,发表意见等等。总之,小组之中人人有责任,人人有事做。此外,小组成员必须具备合作意识,共同制定项目活动计划,制定具体的方案,如探究方式、探究手段、成果形式、时间安排、可能遇到的问题等等均需要体现在方案中。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按照计划实施探究,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度调整,同时各个人员需要做好本职工作,完成任务,最后通过交流讨论形成最终的探究结果。
        (三)展示项目成果,探讨活动探究的感受与收获
        项目成果展示是对学生探究成果的有效反馈,成果展示内容一般是实验数据、实验照片等等,展示形式通常为实验报告、PPT等。以往教学中参与成果展示的是班级内的教师和学生,为了提高学生对项目的重视程度,教师可以要求其他班级教师和学生家长参与到成果展示中。而且项目成果展示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学习平台,提高其对化学学科以及实验探究的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为例,项目主题为“探究浓度、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中“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原理为2KMnO4 + 5H2C2O4 + 3H2SO4 = K2SO4 +2MnSO4 + 10CO2↑+ 8H2O ,主要利用颜色变化的快慢变现反应速率的快慢。有的小组在展示成果时播放了实验视频,让人们直观的进行观察,而后结合视频进行成果表述。此外,还有的小组以实验报告的形式展示成果,清楚地说明实验材料、实验原理、实验条件、实验过程以及实验结论等,充分体验了项目探究的严谨性。各小组展示成果后,教师需要组织交流环节,探讨项目探究的不足之处,交流探究方法,为日后学习积累经验。
        (四)组织项目评价,通过科学评价落实素养培养
        项目评价是项目式教学的重要环节,影响着教学目标的最终达成,关乎着呼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在项目是教学中应重视评价的作用。以《盐类的水解》这一节为例,教师可以以探究符合膨松剂的工作原理为项目任务开展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由生活中如何使馒头有更好地风法效果引入,引导学生构建和应用水溶液认知模型,强化盐类水解的概念和特征,为学生自主探究奠定基础。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注重鼓励学生自我纠错,自主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素养提升。而项目评价则围绕整个项目的实施展开,从教学目标到项目探究成果均需要进行客观评价。并且,学生在项目中的表现、学习行为、学习态度等等也需要进行评价;进行评价时,教师可以先发放自我评价表,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而后进行组内互评和小组互评,最后教师进行总体评价。这样的评价不仅更加全面、客观,还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自身的理性认识,树立学习自信,增强实验探究的积极性。同时,多方面的评价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启发,有助于其提高创新意识,促进创新能力发展。
        三、基于项目式教学的化学实验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实践可以发现,项目式教学适用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实验教学方法,还可以提升教学教学有效性。结合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来看,项目式教学能够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探究空间与机会,使其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知识体系建构与能力发展。立足当前教育发展来看,项目式教学符合新课标要求,符合核心素养培养需求,有助于学生实现能力与品格协调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目前,项目式教学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效果不明显,评价体系不完善等,对此,广大一线化学教师还需加强实践研究,力求最大程度发挥项目式教学的价值,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促进高中化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赵海珠. 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实践的探讨[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3):78-79.
[2]赵扬, 呼建勇. 项目式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制备硫酸铜晶体[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8, (10):40-42.
[3]姚可怀. 项目教学模式及其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亚太教育, 2015(4):57-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