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5期   作者:刘玉林
[导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
        刘玉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第二师塔什店中学   84101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对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再加上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教材的改革,“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物理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到了引起广大物理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依据物理课的特点,找出创新教育的突破口呢?下面我就从以下方面谈一谈:
一、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关键是学生创新兴趣的培养。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兴趣像柴,既可点燃,也可捣毁。”如果教学方法得当.学生对物理课的内容发生兴趣时,他们的思维就会活跃起来,记忆和思维的效果就会大大提高,反之,则把学习看成是精神负担,效果必然降低。那么,老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呢?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从对学习的促进来说,兴趣可以成为学习的原因:从由于学习产生新的兴趣的提高原有兴趣来看.兴趣又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可以作为学习的结果。只有从实际出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向学好知识迈进,提高教学效果。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有如下几点看法:
        1.明确学习的重要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一动机一目标是构成人的积极性行为心理动力的主要因素。有了需要才能树立动机,有了动机才能确立目标。一个人只有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与意义,并以此来推动自己的学习行为时,这种学习行为才可进发而成一种有利的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反复向学生强调知识重要性。因此.我们必须掌握知识.以便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国际事务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2.精心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因其所处特殊的年龄阶段,逆反心理相当严重,假若教师一味以严厉的姿态出现,凡事批评当先,往往会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久之,学生对任课教师的畏惧也引发到所教课程的厌恶,更不要说有学习兴趣了。

因此,要使学生学好知识,必须关心爱护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可以说,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教师应当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绝不能“戴有色眼镜”看人。教师应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难处,掌握其心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热情帮助。一个能尊重学生、体贴学生的教师,学生同样也会尊重他、喜欢他,这样才能形成良性的师生关系,也是教好知识的基础。
        3.根据实际适当运用讨论教学:通过分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探究得出结论.与教材内容进行对照,融会贯通,既实现了学习知识的目的,又可以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受约束,并保持学生的热情,同时也保持了课堂纪律良好。
        4.在实践中激发学习知识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学习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也要在学习实践中进行。只有通过实践,让学生体会到语言本身的交际功能,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5.充分做到课堂教学寓教于乐:中学新教材内容大都是真实的、自然的情景,这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锻炼的机会。教师可灵活运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环节,让每一堂课都上得精彩、有效。要做到这一点,采取直观教学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方法有如下几种。
(1)利用实物(2)创设情景(3)课堂小游戏
        总之,激发学生的学习知识兴趣是教学中的首要任务.一个好的教师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知识兴趣,把课堂变成活泼有趣的知识技能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在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全面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二、改革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1世纪的教师,是要在每一节课中都得到创造的满足,发现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欢愉;教师不仅是付出,更是生命价值和意义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和延伸。所以现在的教师的职责不是越来越多的追求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的激励思考、激励创造。为了适应新课标,教师的角色至少要发生这样的变化:由传授者转化为研究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实践者转化为研究者。职业角色的转换要求教师成为反思型的教师,教师只有把自己定位于一个反思研究者,才能成为教学改革的主动参与者和很好的适应者。利用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引进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坚持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评价。
        作为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反思,能养成他们对知识自觉归纳类比、抽象概括的习惯,能挖掘出题中蕴含的思想方法,让他们体会到解题的乐趣和成就感,能让他们在反思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在反思中培养优良的数学思维品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