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中生厌学数学情况分析与解决策略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5期   作者:刘昕
[导读] 数学历来就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进入高中阶段,数学知识的难度进一步提升,
        刘昕
        墨江第二中学  云南省普洱市  654808
        摘要:数学历来就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进入高中阶段,数学知识的难度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畏难情绪也随之增加。在农村高中,学生由于受到自身学习、教师教学以及家庭影响等各方面原因影响,较易产生厌学数学的情况。针对此,农村高中数学教师应当立足学生实际,深入探索重燃学生数学学习自信,转变学生数学学习态度的有效途径,实现数学教学目标。
        关键词:农村高中生,高中数学,学生厌学数学,解决策略
        引言
        高中数学作为高中教学基础学科,其重要性已经不用过多阐述。农村高中生同样能够清楚的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数学学科学习难度较大,再加上学生自身及各种外部因素影响,农村高中生厌学数学已经成为影响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问题。根据农村高中生厌学数学情况,深入分析其厌学数学原因,然后采取针对性措施,改进农村高中数学教学,有效解决农村高中生厌学数学的问题,是当前农村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
一、农村高中生厌学数学的主要原因
(一)学生自身
        长期以来,农村高中生在应试教育环境影响下,同教师和家长一样,学习思想较为传统,更重视提升自身的学习成绩,而忽视掌握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而高中阶段的数学抽象性和逻辑性更强,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分析等方面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学习难度极大的增加,仅仅依靠简单的题海战术,已经难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会严重打击高中生数学学习自信,对数学产生畏难情绪,进而导致厌学数学的情绪发生。此外,高中生正处于敏感的青春期阶段,对他人的评价会特别在意,对于在数学学习中没有掌握的问题,不会主动向老师、同学求问,导致学习中的盲点越来越多,数学学习越来越力不从心,最终厌学数学。
(二)教师方面
        一方面,虽然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推进,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环境影响,又是农村地区高中阶段,教师整体素质能力存在一定不足,教学理念大部分仍旧停留在以成绩为核心的阶段,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考虑的是高考考什么知识点,学生应该掌握什么知识点,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从而导致学生对数学产生厌烦情绪。另一方面,教师教学方式陈旧,很多教师为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将数学知识点讲完,仍旧采用最普通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再加上高中数学难度较大,学生对知识点不能很好的理解与掌握,从而产生畏难情绪,逐渐导致厌学数学。
(三)家庭方面
        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压力,很多学生的父母一方或者是双方都在外出打工维持家庭生计,而将孩子留给祖辈照顾,这导致针对学生学习的家庭教育出现很大的漏洞。农村家庭的祖辈绝大多数文化程度不高,对孩子学习的关注度不足,只负责照顾生活,而没有能力去指导孩子学习。

再加上很多爷爷奶奶对孙辈孩子较为溺爱,在家庭教育中过于放纵孩子,导致其不具有较强的意志力,对他人的依赖性较强。这在学习上容易导致学生学习不自觉,并且面对难度较高的数学学习时,更是碰到挫折就退缩,进而导致厌学数学。
二、解决中村高中生厌学数学的有效策略
(一)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自信
        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在学习中,具备了学习自信就能够自觉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充足的学习动力。因此,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自信,消除其数学畏难情绪,是解决其厌学数学问题的重要切入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通过逐层深入,引导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降低学习难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自信。例如,教师在进行“空间几何体”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空间几何体、旋转体、多面体的概念,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教学法,运用纸板做出立体几何模型,让学生通过实物操作,直观感受并深入理解概念,有效培养学生的几何空间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同时也降低了知识学习难度,提升学习自信。
(二)创新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在素质教育推广的今天,农村高中数学教师也应当充分认识到教育教学不仅仅是要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更加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对现代教学模式的引入,真正将学生放到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从而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感受数学学习乐趣,从而消除厌学数学情绪。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根据异质分组原则,合理搭配学生组合,然后让各组同水平的学生回答同类型难度的问题,根据各小组完成情况对其进行整体评价和相应奖励。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学习积极性会充分调动起来,并且通过组内合作,互相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知识,在短时间内取得进步,学生也更容易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就感,并在积极活跃的氛围中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加强家校合作,强化家庭教育
        高中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是重要的人生转折阶段,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更好的融合,更有利于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农村高中生厌学数学,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家校合作,借助当前便捷的网络沟通方式,加强与学生父母的联系,定期同学生家长交流沟通,并向其传递正确的教育知识,对其实施家庭教育给予良好的指导。同时,重视对学生心理的引导,及时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面临的困难,并与家长进行沟通,帮助学生缓解不良情绪,克服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数学挑战。
总结
        现阶段,受农村高中生自身以及家庭教育缺失的影响,以及农村高中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农村高中生厌学数学的情况较为普遍。有效解决农村高中生厌学数学问题,就需要从学生角度出发,重视帮助学生培养数学学习自信,提高教师教学模式的创新,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走进数学。同时,加强家校合作,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作用,为学生数学学习提供良好的家校环境。
参考文献
[1]马宝炜.高中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分析及转化策略[J].学周刊,2020(11):79-80.
[2]陶秀秀.留守高中生学业情绪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18):15-17.
[3]吴仙凤.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困生”学习效率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1):2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