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5期   作者:刘华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的进步和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培养
        刘华
        重庆市合川瑞山中学 40152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进步和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培养。对于物理这门学科,我国的教育提出了许多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策略。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是接触物理的第一阶段,因此,教师有必要使这一阶段的学生认识到物理这门学科的本质和内涵。使学生能够在初级阶段便对物理这门学科产生学习的兴趣和研究的动力,为学生未来在物理领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在实施相关的教学策略时,遇到了许多难以避免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的认知模糊,使学生不能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了解学习物理的意义,更不能做到通过对这一学科的学习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核心素养。本文将简要的介绍一下在物理课堂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并从几方面提出几点相关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核心素养;教学途径
        物理这门科目在学生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学生能够在物理的学习中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对世界的认知水平,并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但在教师教学时,却因为多种因素而导致物理教学效果不显著。在这一过程中,没有有效、正向的引导学生的学习。教师传统的观念与不成熟的教学手段会对学生的教学产生很大程度的负面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过去单一、不完善的想法,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争取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使学生能够通过对物理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技巧。通过教师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能够紧随时代的发展,不断的使自己的个人能力和专业素养得到提升。同时,通过对物理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的教育发展,为我国的创新型的优质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利条件。
1.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1.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核心素养的构建使课堂上的教学模式逐渐由教师主导变为学生主导。这种情况能够使学生更加主动、有意识的对物理这门学科进行探究和深思,能够从不断的探究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物理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意义,以及物理知识的魅力之处。在课堂上,通过学生积极的参与,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对物理的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和自主实践的意识。并通过不断的探究,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不断促进学生物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促使学生摆脱过去对学习的厌烦情绪,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物理的初级阶段便对物理的学习产生足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带着对物理的兴趣进行不断的学习和研究。
1.2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增加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了解教师对物理这门学科的态度和观念,进而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物理思想和物理观念,并深刻的理解物理知识的内涵和意义。在互动的过程中,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课堂优良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学习情景和学习环境,通过良好的氛围的烘托,使学生的能够更加方便直观的理解相关物理知识。并且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语言和态度,更加深刻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情况,使教师能够有更加可靠、丰富的依据去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和方案,使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得到有效的更新和发展,产生的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2.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
2.1将物理知识生活化
        在大多数的物理课堂上,教师往往会因为教学时间不充裕,教学内容过多。而只向学生呈现单一的理论知识,这种情况会导致学生难以对物理的学习提起兴趣。教师没有将物理核心素养体现在课堂上,学生也无法得知学习物理对于生活的意义和作用。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将物理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相结合,使物理知识生活化,不断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探索,使学生能够从新的角度认识并理解物理知识的内涵,并了解其应用价值。例如,在学习电路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电路图与学生家中的电路相联系,比如开关,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了解开关的意义,教师可以在教室通过调节灯的开关,来配合着教材内容的讲述,使学生能够擅于在生活中发现物理,了解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主动意识,使学生能够进行主动的思考和探究,进而使学生能够在不断的学习中形成正向的物理思维和观念。
2.2开展趣味性实验
        教师还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将全部的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所教授的内容中。物理这门学科是一类与实践相关的学科,于是教师可以采取进行相关有趣的小实验来提起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好奇。通过实践促进每位同学积极的参与到趣味性实验中。例如,教师在讲解凸透镜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做一些有趣的小实验,使学生能够对凸透镜的原理更加清晰和明确。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拿出一个放大镜和一张纸,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天气。将日光通过凸透镜汇聚到纸张的某个点上。经过一段时间后,纸张吸收一定的热量会烧出洞。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直观的、清晰的了解到凸透镜能够汇聚光线,使学生能够对该知识点进行充分的理解。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类实验有一定程度的危险性,操作不当会使学生受到光线的灼伤,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时刻观察学生的操作,避免学生因为物理实验而受到伤害。并且教师需要向学生说明实验不当而产生的危害,使学生能够更加认真谨慎的对待实验。这种趣味性的小实验能够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实现对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的不断塑造和发展,也能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2.3课前引导学生
        在课前,教师有必要让学生对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产生兴趣和好奇心。因此,教师有必要在课前通过提问使学生能够对课堂的内容进行思考和探究。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能够带着疑问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进行深刻的分析和思考。教师也可以在课前采用新颖的手段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引导,促使学生主动的对课程进行预习。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对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合理利用,使学生能够被这种新颖的手段所影响,而产生学习的欲望和意识。例如,教师在讲解压强时,可以在网上寻找与压强所产生的物理现象的相关视频,使学生能够通过更直观的现象感受到压强的存在。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弥补学校实验器具的不足的问题,并能够使学生通过这种物理现象,不断思考教师接下来所讲解的课程,有效的起到了引导作用,使学生能够产生自主思考的习惯,不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结束语:
        本文在开始主要讲述了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之后,本文又从几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和策略,包括将物理知识生活化、开展趣味性实验、课前引导学生这三方面。希望能够对初中物理教师提供一些帮助,在物理教师的不断引导和帮助下争取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物理课堂,使学生能够在未来各领域的学习和发展中,都拥有正确的思想和意识作为支撑,使学生实现全面的进步和发展,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创新和进步,为我国的教育进步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小翠.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探究[J].成才之路,2020(15):58-59.
[2]杜睿仁.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20(15):174-175.
[3]阳华辉.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二).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464-4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