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龙凤
福建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城中小学,福建 福州350400
摘要:计算可以说是数学学习的基础,若是基础不牢固,那么在数学学习中也很难有更高的发展。而在计算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不能够很好地适应小学数学学习,导致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数学基础性教学,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微课教学;错题巩固;口算能力
计算能力作为数学学习的基础,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数学水平的高低,这也让计算教学成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但是,教学方式的不科学性是导致教学效率差强人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以往的教学中,部分数学教师不同地强调计算的重要性,然后通过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利用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可是,数学学习是理性思维的习惯、能力、方法以及数学特定的知识,这些东西是需要通过思考获得的,而不是简单的重复性训练。所以对于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来说,数学教师应该重视教学方式的创新,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数学思考,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一、加强口算能力提高
口算能力的提高不仅仅是能够提高学生的计算效率,在更多的时候口算能够更加全面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在口算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的是更多的计算规则、计算算法等,只有将其转化为利于快速计算的公式才能够实现快速而准确的口算。在此过程中调动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数学知识,更多的时候调动的是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在口算的过程中还能够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得数学计算教学更好地开展。
例如在《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这一章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其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以及笔算等。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口算教学,既能够培养学生估算能力,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重视循序渐进,先利用两位数加十或者加一位数,对学生进行导入教学。之后,数学教师还可以开展口算游戏的方式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口算能力。例如最为简单的就是教师出题让学生进行抢答,最快而最准确的学生加一分,若答错则减一分,最后分数最高的学生获胜。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口算,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重视计算验算教学
在小学计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是让学生做练习越多越好,而是通过“少而精”的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难点、重点和规则,纠正那些易错的问题,启发学生的领悟和自学能力,这才是最为重要的。而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要想更好的落实“少而精”这一理念,就需要将有限的数学教学资源充分的掌握起来。在计算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验算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度,同时通过验算的方式还能够让学生对计算的方法、技巧、原理等有一个更加深刻的印象,从而更好地落实“少而精”这一理念,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还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要想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度,其中验算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可是小学数学教师要想使得验算更好地辅助学生计算,就必须要教授学生验算的方法。例如经常运用的逆算法。对于汽车而言,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算,在计算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利用逆算法对计算内容进行检验。如(1200-1000)÷5=40,数学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40×5+1000=1200。或者是通过另解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如:2.2×600÷(2.2-0.2)-600=60,就可以通过0.2×600÷(2.2-0.2)=60来进行验算。以此来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度。
三、结合微课提高效率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越来越注重面向“现代化”,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有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工具应用其中。在对小学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数学教师也应该重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积极地利用起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微课教学的方式就是教学工具现代化应用的一个体现。通过微课教学的方式能够很好地将教学的重点内容体现出来,用更加直观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既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同时还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对重点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现代化教学工具的应用,通过微课教学的方式来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百分数(一)》这一章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对教学内容不够理解或者是理解不够充分的现象,这个时候,数学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教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首先利用信息技术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以往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分数除法,为教学开展做好铺垫。之后,数学教师再利用微课的方式对教学重点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解题方法。然后再利用微课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个教学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之中进行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以此来落实学本理念,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分层体现学本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面对的是几十名学生,这给小学阶段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这也就导致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够很好地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来进行教学策略的转变,许多教师仅仅是通过观察整个班级的学习进度来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而这样的教学方式忽略了个别学生,也没能够很好地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分层教学的方式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成几个层次,针对每个层次来进行针对性教学,从而更好地落实学本这一教学理念。在计算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也要重视分层教学方法的运用,落实学本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单元检测或者是课后检测等方式观察学生的数学成绩。然后再以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学生的数学成绩为辅助,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分层教学。在进行分层之后,数学教师要针对每个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针对每个层次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数学水平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对数学水平较高的学生进行教学时,数学教师就可以将教学目标设置为数学水平的提升。而对数学知识掌握不好的学生来说,就可以将教学目标设置为教学知识巩固。通过目标的不同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此来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
五、利用错题巩固提升
每个人的理解能力不同,对一些事物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在教学的过程中,每个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消化、吸收的程度不同,这也就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不同,所体现的就是计算能力的不同。教师在课后练习或者是课后作业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有着各种各样的错题。教师不要认为错题对数学教学是没有用的,而恰恰相反的是,数学教师要积极地利用起错题资源,让学生能够在错题中审视自己,在审视中提高自己,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水平。
首先,数学教师需要让学生准备一本较厚的笔记本,把日常数学练习和测试中,做错的题目抄下来,就是为自己建立一个“错误档案”。在错题集建立之后,数学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错题中的内容进行反思,并在错题本上写下完整的解题思路及答案。通过对错题搜集、整理、反思和合理利用来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品质和能力。通过错题集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想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要想更好地养成学生这一习惯,就需要数学教师积极地引导学生思考,在落实学本理念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水平。
参考文献:
{1}韦孟嘉.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研究[J].神州,2017(036).
{2}程爱英.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探析[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