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应丽
鄢陵县马坊镇七里桥学校 河南许昌 461200
摘要: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在小学语文古诗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诵读除了能引导学生理解诗词生动形象的语言,感悟其中蕴涵的意境,还能有效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水平。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充分把握语文古诗文诵读的重要性,转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古诗文世界中感悟诗情,实现诵读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文 诵读教学 策略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诵读古诗文内容是实现学生与历史人物对话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充分重视诵读鉴赏力的培养,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为了让学生从古诗文鉴赏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要能够充分重视语文课堂诵读教学方式的有效构建,通过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古诗词培养学生的语文语感,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最终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一、专注兴趣激发,引导学生走进诗词乐园
教师如果长久采用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势必会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古诗文的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的兴趣激发。然而兴趣其实是学生投入到古诗文学习中的好老师,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状态分析,从不同的教学方面创新手段激发学生诵读古诗文经典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在无形中情不自禁地走进到诗词乐园自主诵读。
(一)创设趣味情境置身其中感悟诗词意境
在语文教材编选的每一首古诗其实都凝聚着诗人在古代环境中的真实感悟,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诵读诗词时可以采用不同形式引导学生置身到当时的情境中去感悟古诗词中体现的意境美。当前科技的发展促使教师更加青睐于采用多媒体生动形象的优势去创设动态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此种手段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拉近学生与古诗词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悟诗词意境。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诵读《望庐山瀑布》时,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将动态的庐山景象呈现出来,让学生在直观视觉中观察和感受到庐山之景象,这样学生在反复诵读时脑海中就能够呈现自己看到过的景象,在理解意境的过程中让学生再次诵读诗文就能够明确诗词所描绘表达的情感,从而得到内心情感的深刻体会。
(二)开展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开展情感体验
古诗词的诵读方式多样,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开展生动的角色扮演,通过配上背景音乐给学生营造情境氛围,让学生在此种情境中表演朗读,陶醉于诗词世界中感悟其中的情感意蕴。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诗词内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在课堂中分角色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吟诵诗句,实现教学有效性。比如,在教学《赠刘景文》这篇诗文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本篇诗歌的创作背景鼓励学生设计一个舞台剧,通过分小组进行表演引导学生想象苏轼作此首诗的场景画面,这样学生在诵读诗歌时就更能体会其诗情了。
二、重视习惯培养,引导学生养成诵读习惯
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对其综合素养的提升有重要意义。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教师范读传授诵读方法和对比鉴赏引导学生把握诗情两个角度入手帮助学生掌握具体的诵读技巧,实现教学有效性。
(一)教师范读引领强化学生诵读指导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普遍较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重视范读作用,通过亲自背诵以作示范,这不仅能给学生提供模仿依据,还能给学生营造良好氛围以激发学生读诗写诗的兴趣。
在实际诵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范读,范读的时候给学生解决生字词,同时注意古诗词阅读时的节拍和韵律把握,以此吸引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品读的过程中注意诗词语调情感。教师在范读引导学生的过程中可以划分好诗歌的节奏,以此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具体内容,建立阅读语感,让学生诵读更加流畅。在实际古诗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不要马上开讲,先自行朗读一遍,跟着录音多读几遍,在指导学生朗诵诗词时,要能够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诗词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要求,通过读其中的词语引导学生发音准确,认准生僻字,然后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先自主划分节奏,读的时候注意重音,注意读出情感。
(二)对比诵读鉴赏引导学生把握诗情
在古诗词诵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关注诗词音韵和意境情感,古诗文诵读的最高境界就是引导学生读出作者写诗所蕴涵的思想感情,通过在诵读中将作者与读者的感情融为一体,让学生达到精神层面的共鸣。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多首古诗词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意境情感。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两首诗歌,让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对比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对比其中采用的表现手法,找到意象及其代表的情感,在朗读对比中让学生感悟其中蕴涵的诗情特点。
三、组织朗读活动,引导学生增强诵读信心
在语文诵读教学中,仅仅靠课堂的有限时间让学生练读是不够的。教师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可以组织开展有效的主题诵读比赛,鼓励学生在课下练习古诗词诵读,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在专题课堂中展示,并有效创建多样化的评价体系,着力学生朗读文本给予针对性评价,以推动学生进步。
(一)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参与
古诗文的体裁多种多样,其中体现的思想情感也各有不同,需要学生细细品读才能感受。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多种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朗读或小组诵读,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比如,教师可以定期在班级开展诵读比赛,让学生自主选择诗文进行竞赛,以此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平时,教师还可以以班级为单位,给学生创设读书角,抓好晨间诵读,让学生在平时的早读课中提前10分钟诵读古诗,同时将需要背诵的古诗以表格的形式张贴出来,让学生能够明确诵读目标;同时也要重视午间的诵读与课后诵读,可以让家长参与到监督行列中,教师通过布置亲子诵读任务让家长陪孩子诵读诗词,这不仅能够激发孩子的诵读激情还能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学生诵读习惯。这样,教师在定期组织诵读活动时,比如古诗今读、古诗配画和诵读经典等学生都会有更强的自信心参与到其中,对诵读教学活动有效开展有积极意义。
(二)组织学生互相评价激励学生成长
评价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引导学生诵读外还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开展多样评价。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某篇古诗文诵读任务让学生自主完成后,教师在课堂中让学生诵读完成后其他同学发现同伴诵读闪光点,指出学生诵读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互相监督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进步。针对学生的朗读成果,教师还可以适时根据诵读的内容给予有针对性地评价,引导学生进步,比如学生读的好,好在哪里?哪里需要进一步完善改进?教师不仅自己要做到心中有数,还可以通过层层追问引导学生做出评价,让学生明白进步的方向。
综上所述,引导学生诵读教材编选的经典古诗文是实现语文课程标准、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重要举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转变教育思想,优化教学方法,通过专注兴趣激发,引导学生走进诗词乐园;重视习惯培养,引导学生养成诵读习惯;组织朗读活动,引导学生增强诵读信心等手段吸引学生积极投入到古诗文诵读过程中,把握诗词诵读方法,感悟诗词诵读意境,在方法优化的过程中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提升古诗词教学质量,提升小学生的文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赵静.小学语文经典诗文诵读的指导策略探究[J].教育观察,2017,6(20):108-109.
[2]蒋彬.试析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问题及应对方法[J].农家参谋,2017(1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