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露
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马鞍山实验学校 湖南省 岳阳市 414200
摘要: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提出和深入,小学语文教育教学面临着全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根本性的优化,以适应全新的教育形势、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并从巧妙设置教学问题、合理构建学习小组、优化教育教学手段三个维度出发,来分析引领小学语文教学高效发展的教学方法和具体策略。
关键词:教学方法;小学语文;高效发展
过去,小学语文教师多以应试教育等传统观念和思想为指引,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上,从而一味地运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最终结果只能是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和整个语文教学的低质低效。针对这种情况,每个小学语文教师都应该树立科学的观念和思想,紧跟课程改革发展和变化的趋势,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创新,优化语文教学的过程,最终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巧妙设置教学问题,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问题是基础知识的有效载体,同时也是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问题的巧妙设置和提出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进行。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主动地改革教学的方式、倾向,不再以单方面的知识灌输为主,而是依据语文教材课本的重点和难点来精心设计问题,保证问题的启发性、开放性和探究性,再选择恰当的教学时机来向学生进行提问,以创设出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有效触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思考动机,进而促使学生展开自主性的学习和探究。
例如,在教授《我是一只小虫子》时,对于小学低段学生而言,他们对于新鲜事物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上课后,笔者先带领学生们对课文进行阅读,了解课文的内容。这时,笔者再从课文中提炼一些问题,让学生们独立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在这段时间里,笔者会让学生们翻阅课本,从课文中筛选问题的答案,待学生们得出答案后,笔者再让学生们尝试回答问题。这个环节主要是锻炼学生们的表达能力,让学生们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这样,笔者通过巧妙设置教学问题,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探究。
二、合理构建学习小组,提高学生参与程度
在传统观念影响下,小学语文教学多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机会,因此而无法真正地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难以实现全面的发展。
学习小组的构建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活跃教学的氛围进而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对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按照科学的标准和原则,来将全班学生分成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并确定组内成员的职责与分工;其次,教师应当鼓励和引导学生,促使他们主动展开组内的讨论、互动、沟通和交流,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看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范围,最终取得理想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彩色的梦》时,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由教师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机械式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们的发展,而且,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如,笔者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法展开教学,首先,笔者利用课前准备时间将学生们分成了多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小组成员划分好后,笔者再为学生们布置探究任务,随后,笔者规定时间,让学生们在规定的时间内讨论学习内容。待学生们得出答案后,笔者再让学生们展示探究的成果。这样,笔者通过合理构建学习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
三、优化教育教学手段,引入信息技术设备
信息技术设备是信息时代的代表,具有直观性、即时性等优势和特征,将其运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直接革新、优化教学的手段,促进教学实效性的提升。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从而可以合理、巧妙地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来辅助教学,对语文知识进行数字化、动态化的加工和处理,再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呈现和展示出来,营造出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从多个层面来刺激学生的感官,优化学生感性认识进而加快学生知识理解。
例如,在教授《画杨桃》时,据笔者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对杨桃并不认识,所以,上课后,笔者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展示了杨桃的图片,让学生们在直观情境中了解杨桃的形态。这时,笔者再让学生们打开课文阅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笔者让学生们尝试绘制杨桃,根据自己的认知画出杨桃的样子。这样,笔者通过优化教育教学手段,引入信息技术设备,增强了学生的直观理解。
总而言之,教学方法的改革和优化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必然性要求,同时也是引领教学活动高效发展、高速前进的重要路径。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自身所承担的职责与使命,把握课程改革发展和变化的趋势,明确全新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从而通过巧妙设置教学问题、合理构建学习小组、优化教育教学手段等策略的运用,来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和优化,最终全面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使其真正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张雪红.小学语文课堂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应用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7(36):131+134.
[2]董献.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思考[J].中国教师,2017(S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