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胜贵
贵州省从江县往洞镇信地小学 贵州省 从江县 557419
摘要:小学语文贯穿九年义务教育整个阶段并将在中学和大学继续发挥作用,此外,语文学科对现实生活也有着指导价值,为此学好语文、用好语文成为了师生们共同努力的方向。而要想达到这一教学目标,需要师与生的付出与坚持,还需要教学资源、教学策略的“贡献”才有可能成功。基于此,本文以小学语文三年级课程为例,探究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策略;三年级课程
教学策略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教学方式和行为,因为教学方法众多,且要依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给了教师一定选择的空间的同时造成了教师选择的困惑,为此,笔者反思教学行为,总结了一些成功的教学经验以供教师同仁们选择,具体如下所示:
一、目标明确
教学目标是教师实践教学活动的指向,也是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指标。就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设定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目标设定模糊、错误;目标设定缺乏可测量性;目标设定不契合实际,缺乏可操作性和科学性等,尤其是不明确的教学目标会让师生走上“歧路”,分散教学精力。为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建议:教师要重视教学目标的价值并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争取一课一目标。
如,在学习《秋天的雨》这一课内容时,因为之前已经带领学生克服了生字词的问题,梳理了文章大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本次课堂的教学目标较为明确且单一,那就是读懂文章,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点燃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在这一教学目标指引下,师生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包括室外参观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进入大自然的怀抱,感受秋天的美好;语句鉴赏大会,即学生们凭借自己的喜好选择某一句或者两句话来鉴赏,从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鉴赏美句,提升自身审美情趣;随堂小练笔活动,即同学们模仿教材文本中句式表达自己的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深化主题,获得提升。一系列活动过后,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二、重视总结
课中和课后小结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效的课堂小结能让学生思路清晰地把握整堂课的知识脉络和主要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查漏补缺,为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建议:教师要重视课堂小结,要语言简洁得概括刚刚所学的知识,将教学重难点复述给学生,做到前后呼应,简明扼要,提升教与学的效率。
如,在学习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一课内容后,笔者进行了课后小结,带领学生复习了生字词,简单地梳理了全文,重复了教学重难点,详略得当,语言简洁,时间短,效率高,值得肯定。就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学生还不能准确地说出文章的主旨,还有的学生则是在总结概括人物形象上出现问题,有了改正的依据。
三、学会反思
教学反思也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有利于教师及时对课堂教学活动做出评价,进行优缺点分析,便于对教学活动的改进,促进教学健康持续地发展;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给学生提供评价教师和教学活动机会,进而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有利于学生反思学习行为,肯定成绩,发现问题,促进自身成长。教学反思有时间限制,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就要及时进行,回顾本节课的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对教师的行为、学生的反应及师生互动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
如,在学习《司马光》这一篇文言文时,笔者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带领学生攻坚克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因此笔者预留了五分钟的时间进行了师生教与学反思活动,即教师回顾教学全过程,尝试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对自己有了一个更为清楚的认知,为成为更好的自己提供了可能。当然,师生反思的结果还要进行交流沟通,以期达到意见互换、共同提升的目的。
四、培育兴趣
兴趣在课堂教学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好的老师,能给予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获得克服困难的勇气,成为更好的自己。为此,笔者将培育学生学习兴趣放在了首要的位置上。
如,在学习《在牛肚子里旅行》这一课内容时,笔者试图借助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为了找到正确的答案而自主阅读。当然,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还要讲策略,那就是问题要统领全文的,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建立全局意识,思考文中行文脉络以及句与句之间的内在逻辑。再如,学到《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这一课内容时,笔者不仅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其自主阅读了整篇文章,熟悉了故事内容,还组织了课本剧表演任务,即让学生们自由分组,小组成员团结合作完成课本剧的改编任务,确定参演人员名单、完成道具制作等环节,激发了学生的表演欲和集体荣誉感,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综上,做好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是教师们应尽的义务与责任,需要教师付出时间与精力,还要投入热情与激情,更要讲求效率,使用策略,为此,笔者结合教学实际总结出上述几条教学策略,以期能为教师同仁们提供借鉴,为教育教学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冯登荣.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中华少年,2017(36).
[2]熊云英.浅谈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