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小康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大码头镇央上实验学校 257000
摘要:语文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学科,其教学质量如何不仅影响到学生的语文基础水平和今后的学习深造,而且关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语文的教学工作,通过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中笔者从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及组织角色表演,提高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等方面谈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教学方法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当前很多语文课堂上,依然以说教式的方法为主,教师牢牢占据课堂的中心,采用灌输式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被动接受语文知识,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的积极性下降,不能积极地配合教师参与课堂互动,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效果。本文中笔者针对以上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低年级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是生动活泼的,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等十分贴切。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播放歌曲、猜谜语和寓言故事的方式创设教学情境。通过设置教学情境,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入与教学主题相关的学习中去。
例如,在教学《狐狸分奶酪》这篇课文时,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设置问题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听说过狐狸这种动物吗?见过狐狸吗?你们是通过哪种途径认识狐狸的?”(学生答从书上、电视上或者听人说起过。)“那小朋友们知道有关狐狸的哪些故事?谁来跟大家说一说狐狸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学生答知道的狐狸的故事有:狐假虎威、狐狸和乌鸦的故事等等,狐狸是一种很狡猾、很坏的动物。)“小朋友们想不想了解更多的有关狐狸的故事?今天我们这堂课的主角仍是狐狸,我们来学习下有关狐狸的另一个故事-《狐狸分奶酪》。”
二、开展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与阅读相比,听说即“口语表达”能力是最容易被教师所忽略的。
尽管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在每个单元都设置了口语交际这一项内容,但是与阅读等环节相比,教师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视程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创设听说语境,让学生开口说话,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技巧,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学《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这节内容时,教师首先导入新课:“我国历史悠久,流传下来很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像我们之前在课本上学习过的扁鹊治病、西门豹治邺等等,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专门来讲一讲历史人物故事。”然后,教师让学生小组合作,谈论自己事先搜集到的历史人物故事,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脉络讲给组内的同学听。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要结合故事中的人物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以及根据自己对历史人物故事的理解来让故事更生动,让历史人物更鲜活,同时也可以根据故事的内容,设置悬念,制造气氛,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讲完以后,问问组内的同学是否听明白故事的内容,是否喜欢你讲的故事,要是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根据其他同学的建议,完善故事的内容和讲故事的方式。组内同学讲完以后,每个小组推选出最佳的故事来进行全班竞选,从中选出最吸引人的故事来。
三、组织角色表演,提高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让学生学会表演课本剧是高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任务。五年级语文下册有个单元是教学中国古典小说的,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难免要分析小说的内容和人物形象。采用角色表演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投入到所表演人物所处的具体环境中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人物的性格特征,加深对小说主题的认识。
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由于大部分学生在电视或者网络上看过《三国演义》中的这一片段,对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并不陌生。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熟悉完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具体了解了草船借箭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后,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表演,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诸葛亮、周瑜和曹操等众人,在立足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对故事情节进行适当合理的改编,以适应课本剧的演出。在演出的过程中,教师播放《历史的天空》背景音乐,渲染气氛,将学生带入到三国时期那段刀光剑影的历史中去。通过角色表演,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投入到所扮演角色所处的环境中去,更加理解人物的内心和性格。
总之,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和文化类学科,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模式的影响,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教学质量。作为语文教师,要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林联胜.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7(36):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