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音乐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5期   作者:李效勇
[导读] 音乐是对学生进行艺术素养熏陶的重要手段,在小学阶段有着非常重要的素养启迪的作用
        李效勇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魏桥实验学校 256212
        摘要:音乐是对学生进行艺术素养熏陶的重要手段,在小学阶段有着非常重要的素养启迪的作用。在小学阶段进行有效的音乐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枕、学习态度、学习主动性、踊跃性和音乐认知能力,更重要的是还能引导学生情感走向。鉴于此,本文笔者就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浅谈下小学音乐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有效;音乐教学
        传统小学音乐教学多以教师范唱、学生独唱、学生跟唱为主,由于教师习惯性地占据主体地位,忽视了对学生情感的激发和调动,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逐渐使学生丧失在音乐方面的学习兴趣。教师如果想要改变这种困境,让小学音乐课堂更为高效,就需创新教学形式,构建有效的音乐课堂。因此,本文笔者就从五个方面对此进行探究,期待能和各位一线小学音乐教师共同学习与借鉴。
        一、营造音乐氛围,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就可以为学生展示相关的教学场景,加深学生的理解,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因此,教师应善于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造美好的画面,使学生被多媒体吸引,从而使学生能够遵循教师的思想扩展思路,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草原就是我的家》内容时,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开展各种创造性的活动,感受内蒙古民族歌舞的民族风格,激发学生对我国多民族的热爱。所以在教学是,笔者首先通过多媒体将歌曲《草原放牧》引入教学中,并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去了一个美丽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如跟着唱、打拍子等。(播放视频)”在学生观看之后,笔者又带领学生描述了草原的风景,并简要介绍了歌曲的风格。然后笔者为学生介绍了今天学的另一首草原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让学生聆听并感受这首歌的情感。听完后,笔者讲述了歌曲的节拍,然后让学生用听唱法小声跟着录音学习歌曲。最后,为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这首歌的风格,笔者播放一段蒙古舞蹈《我也来当小奇兵》,让学生感受到了内蒙古舞的特点。这样,通过多媒体教学,就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利用信息技术,丰富音乐展现形式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根本动力,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课堂活动中,保持与音乐的密切联系,享受音乐学习的过程。所以,小学音乐教师应以培养学生音乐兴趣为提升音乐素养的前提和基础。具体来说,教师应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和需求,并根据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来创新课堂教学的模式,转变过去讲授式、练习式的教学方法,合理利用创设情境、制造悬念等教学策略,使学生保持兴奋状态,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更加主动地学习音乐。
        而信息技术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可以将音乐变得更多维与立体,以此来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沉浸在音乐教学中。因此,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就可以有效地借助多媒体的优势,为学生介绍音乐教学的背景、展示歌曲的旋律以及进行歌曲的演绎等等。如此,我们就可以加深学生对歌曲的了解,的渐轻教学的压力,提升学生的自我感知与思维空间,进而实现音乐教学的有效性提升。
        例如,在教学《时间像小马车》内容时,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按照节奏和曲调有感情的演唱《时间像小马车》这首歌曲。因此在本节上课后,笔者就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段相关的视频,通过视频内容,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力过来,然后,笔者再为学生播放本首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与曲调。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结合,学生能够更加高效的感受、掌握音乐知识。这样一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笔者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兴趣,体现了现代教育的效能观。


        三、创设教学情境,增加学生音乐理解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音乐教学情境,有效达到小学音乐课堂的效果,教师可以借助创设多媒体情境的方式进行教学,进而,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借助生动、有趣的动画短片以及音频等,深入理解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具体而言,教师要根据新课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借助多媒体可以设计一些生动、新颖的动画情境,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产生更加强烈的音乐求知欲,从而使学生达到更良好的学习状态。
        例如,在教学《金孔雀轻轻跳》内容时,为了能够让学生通过演唱《金孔雀轻轻跳》,能从音乐中感受所描绘的动物——孔雀,从而喜欢美丽的孔雀,笔者首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现了“孔雀翩翩起舞”的视频短片,而学生经过观看,进一步产生了直观的印象,这对于学生之后学习歌曲以及舞蹈都十分有帮助;再之后,笔者让学生随着音乐齐唱歌曲,引导学生速度不要太快、咬字要清楚、句尾每个字要轻,启发学生用柔美的声音演唱,唱出傣族歌曲波浪状的独特风格。最后,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意识到歌曲的美妙,进一步深化教学效果。
        四、借助合唱教学,提升音乐教学效果
        合唱教学除了能使得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得到显著提升,还能使得学生在合作演唱的过程中陶冶身心、提升情操,发展自身的合作交际技能,可以说,合唱教学之于小学阶段学生身心的健康茁壮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由此出发,关于优化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策略探讨必不可少,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学形式有趣、生动,学生就会对要学习的知识产生极大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则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吉祥三宝》内容时,由于很多学生对这首歌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对于集体合唱的兴致不高。基于此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提出了这样一个提议:待到教学结束之后,随机分小组进行合唱比赛。为了赢得这个比赛,学生自然会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中去,这就为合唱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待到下课之前,笔者便随机分小组,并请每个小组出一名评委,与笔者一起评判其他小组的合唱,看看是否合格等等。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合唱教学的质量自然会逐渐提升。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创设具体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好地学习合唱知识。
        五、渗透音乐欣赏,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更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的重要武器。所以,小学音乐教师不能将常态音乐课堂教学的重点单纯地放在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上,而是要注重音乐欣赏教学的组织与开展,积极地引导学生全方位地了解音乐创作的背景、艺术特色,深入了解歌词、乐曲、风格特点、表现形式,从而加深学生多音乐的领悟和体验,使学生感受音乐美感并升华为对音乐的理性认识,切实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例如,在教学《大海的歌》内容时,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笔者为学生开展了音乐鉴赏活动。上课后,笔者先为学生播放了本首歌曲,让学生体验歌曲的情绪,在欣赏的过程中,笔者再引导学生对歌曲的节奏、旋律进行分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歌曲的表达情感。这样一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笔者通过注重音乐欣赏教学,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总而言之,我们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同时,我们要注重教学的创新与探索,找寻出更多优秀的教学方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只要这样,才能让音乐课真正发挥出独特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周小红.小学低年级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11):14.
        [2]李琳.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新课导入环节的方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3]许雁.多元化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2,25(03):94+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