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非纸笔”作业实施策略的初探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5期   作者:林丹红
[导读] 非纸笔作业把学生单一的作业模式转化为形式各异的多样化作业
        林丹红
        浙江省温岭市大溪镇麻车屿小学 317525
        【摘要】非纸笔作业把学生单一的作业模式转化为形式各异的多样化作业,能让学生深入实践、主动探究,从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那么,在小学低段数学日常作业,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多种渠道引导家长辅助孩子完成非纸笔作业;多维度挖掘教材中的拓展性作业、开发情境性作业和走进数学活动等方式丰富作业形式;通过教师评、学生评和家长评等多角度反馈作业成果;从而有效形成更为全面的非纸笔作业体系,实施过程性评价。
        【关键词】低段 非纸笔作业 实践活动 过程性评价
        
        近年来,我市各个学校如火如荼地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期末评价方式,如数学嘉年华、快乐游考、校园大闯关、游戏乐园等等,一个个知识点变成具体而有趣的闯关题,这种非纸笔测试符合低龄儿童的天性,开启了学业评价的新时代,改革了中国应试教育的弊端。
        缘起:期末模块评价和日常教学评价的断层
        由此,我们想到,平常教学也应该注重布置非纸笔作业,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更全面的评价学生的学业情况。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
        1.教师:随意布置,形式单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想到什么作业就布置给学生,全凭教师的灵光乍现或心血来潮。非纸笔作业布置较为随意、零碎,没有进行全盘整理与设计。
        2.家长:督促不力,顺其自然。教师单方面的布置,没有积极地争取家长的协助与配合,导致学生听过就忘,缺乏了成人的监督指导与活动乐趣。
        3.学生:无足轻重,应付了事。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意志力比较差,缺乏耐心和毅力,不善于对自己的活动提出明确的要求,总是需要成人向他们提出行动的具体要求,并且在成人的监督和帮助下才能较好地完成任务。在遇到难度较大的活动时,比较容易采取放弃或半途而废的态度。
        4、评价:无从入手,跟进落后。非纸笔作业不像纸笔作业那样可以批阅检查,教师布置给学生的活动性作业没有及时跟进,对于活动情况反馈的不够全面。
        探索:过程性评价和非纸笔作业的融合
        那么,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日常教学评价与期末过程性模块评价的衔接,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我们可以通过优化加强家校联系、深入挖掘作业内容、拓展作业形式、开展多元评价和注重激励评价等策略提升完成学生非纸笔作业的效度,从而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提升数学素养。
        一、多维度挖掘教学资源,丰富作业内容。
        非纸笔作业带有“玩”的色彩,儿童的内心活动可以通过游戏变为外部的自我表现,从而获得愉快和满足。通过多年来小学低段数学教学的实践,我们初步整理出一些适合低年级学生作业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借助拓展性知识,深挖教材资源。每一册教材中都有“数学游戏、小小设计师、你知道吗?”一类的拓展性知识介绍,但书本介绍篇幅短小,只有几张图片和寥寥数字,课堂介绍时需要教师课前充分挖掘。这类内容可以放手让孩子回家由父母陪同亲子上网查询相关知识介绍,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究与学习。
        2.依托课余生活,开发情景作业。教材中很多数学知识的学习都与生活相关,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限制,很多情境活动很难在课堂上完成,可以放在课外让孩子深刻体验。如《认识人民币》是教学中的难点,可以让孩子和家长模拟“跳蚤市场”,让孩子计划好要购买什么商品和数量,估一估要花多少钱,买完商品后算一算花了多少钱,与原来估计相差多少,在取币,付币,换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突破这一难点。
        3.活用经典游戏,走进数学活动。教材不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全部内容,只要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都可以作为学生的学习资源。

一些传统的、经典的数学活动既有趣又灵活,很适合低年级的学生边玩边学。比如巧算24点,投骰子,走迷宫等,只要有成人陪着孩子玩,孩子一定会玩得不亦乐乎。在游戏中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二、多渠道利用家校因素,拓展作业形式。
        作业形式是否可操作、是否有趣是吸引学生的重要方式。如何将活动内容融于有趣的活动中,使得学生可以顺利地完成非纸笔作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数学学科特点,可以有以下几方面的作业形式:
        1.以语言为载体,实施口头作业。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可以给学生布置说一说类的口头表达作业,让学生和家长说一说数学课学到的知识和发生的趣事。在巩固新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家长也能清楚地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状况,提醒孩子学生认真学习。如让学生和家长说算法、说算理、说过程,说自己的想法和体会,让爸爸妈妈一起来分享自己出色的表现。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又解决了课堂中的教学难点。
        2.以乐趣为桥梁,实施游戏作业。针对平时的口算练习,也可以利用数学卡片。⑴数字卡片速算游戏,两人进行,一人拿一张做口算加(减)法;⑵比大小。通常两人进行,也可多人一起玩随机抽取一张数学卡片,一人拿一张比大小。⑶比快慢。将一叠卡片先放在中央、随机出示一张卡片、快速报出得数。⑷比多少。准备一定数量的卡片、在规定的时间(如1分钟)内,两人各自依次报出口算卡片的得数、统计一共算对了几道。学生在这种具有“玩一玩、赛一赛”的情景中,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合作,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了发展。
        3.以生活为平台,实施实践作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应该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在日常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布置一些实践性的作业。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就可以让学生回家和父母进行一场比赛:谁抓得物品(大米、瓜子和黄豆等)的数量最近100?在愉快的比赛中巩固数数方法,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多角度反馈作业成果,夯实过程性评价。
        数学课堂教学可以从室内走向室外,作业形式也随着发生改变,所以对非纸笔作业的评价也需要跟进和匹配,使得作业的有效性发挥更大作用。
        1.个体自评和小组他评相结合。第一步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适应、兴趣和态度等方面进行完整的描述,分析自己的优缺点,真实地表达想法。第二步学生进行互评,先在班级里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在展示中感受自己作业的乐趣,在欣赏同伴作品的同时也可以学习一些优秀的方法和做法。
        2.家长评议和网络互评相结合。非纸笔作业除了加入学生评价,也放开了家长对作业的评价,通过网络平台,如QQ群、微信群上传学生作业情况,与家长沟通数学学科的特点与孩子的发展情况,培养家长“与孩子一起快乐成长”的家庭教育观念,从而使家长自觉自愿地与孩子共同完成非纸笔作业,解决课堂教学中的一部分难点,提升学业的质量。同时也进行点评和帮助,为非纸笔作业是否有效得到更客观的评价。
        思考:如何让非纸笔作业更具有操作性?
        在认识到非纸笔作业的重要性的同时,我们发现这项工作操作烦琐,工作量大,难以独自坚持,很难在面上推开。那么,如何删繁就简,让非纸笔作业更具有操作性?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过程,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我们将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①《小学数学教育》2015年第7-8期、第11期,2016年第1-2期
        ②马华:“非纸笔”作业设计的探究与实践《小学教学月刊》2016年第5期
        ③宋秀霞:小学低年级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学策略《中小学数学》2014年第10期
        林丹红,1981年出生,汉族,浙江温岭市,工作于浙江省温岭市麻车屿小学,小学高级教师,教研组长,学士学位。
        
     邮箱:56982980@qq.com。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