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图形意识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5期   作者:李清美
[导读] 小学数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图形意识,利用图形化教学方法的加入,
        李清美
        广南县城区第三小学校 云南省 文山市 663300
        摘要:小学数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图形意识,利用图形化教学方法的加入,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重视使用图形,构建一个空间,还可以利用动态模型去实现生动形象的演示,同时,还应该注意让学生探究其中几何关系,打下数形结合的基础,通过一系列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能更直观地认识空间,并且从中发现数学知识,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图形意识;空间;模型;数形结合
        教师在小学数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图形意识。空间以及更广阔的几何知识,都是数学中重要的内容,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培养图形意识。小学数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虽然是基础数学,然而,教师应该注意到夯实基础的重要性,建立图形意识,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一、重视图形,构建空间
        对于图形意识的建立,图形是最直观形象的方式,通过图形,可以克服文字描述的弱点,让学生直观地构建起对一个空间的印象,教师应该注意利用图形的优势,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图形意识。小学阶段,学生的抽象理解能力有限,不只在几何教学中可以使用图形,即便是在代数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利用图形来进行辅助讲解,比如一些代数理论的图形化证明,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这些抽象且难以记忆的理论,这也是构建空间的另一个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图形帮助学生构建直观的图形意识,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使用图形来帮助教学。通过图形化展示,教师可以把除法和余数用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而相比小数等除法内容,余数的表达也更加容易。在课堂上,我就可以对学生讲:“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余数,那么,余数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一个图形介绍来了解一下。”之后,我就可以通过图形化的介绍方式来向学生讲解余数的概念,随后,我就可以继续讲:“同学们,面对有余数的除法,我们可以采用像图中的方法来理解,那么,从算式的方面,我们应该怎样解决有余数的除法呢?”最终,回到对除法的学习上,通过图形辅助,提高了数学教学效率。


        二、利用模型,生动形象
        模型和图形关系密切,二者也有很多重叠的地方,此处的区分,在于所用图形的状态,文中的模型主要是指动态图形,通过让图形动起来,可以起到静态图形所难以完成的教学效果,尤其是立体图形,通过平面图虽然可以绘制出来,然而依然存在很多的不直观的地方,而立体模型就可以实现更生动形象的展示效果,同时,模型既可以是虚拟的模型,也可以是真实的模型,对学生来讲,可以多面观察才是模型的主要特点,模型具体的承载形式并不重要。小学阶段,学生对动态图形的兴趣更高,教师可以注意,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模型来尝试教学。多边形的面积本身就和图形联系密切,教师可以使用模型来展示多边形的面积求法。在课堂上,我就可以对学生讲:“同学们,我们学过很多图形,那么,其中有一大类被统称为多边形,那么,这些多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共同点吗?”之后,我就可以继续带领学生学习本节内容,同时,我可以使用模型来演示:“同学们,任何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比如,这个演示动画所展示的这样。”随后,我就可以利用动态模型的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多边形的面积的求法,更直观地实现演示,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三、探究关系,数形结合
        对于几何来讲,不应只满足于单纯的直觉,还应该可以实现更精确的分析,需要注意,探究图形中的几何关系依然是为了服务于培养学生图形意识的目标,所以,教师不需要让学生进行精准的几何运算,而是要让学生能从图形或模型中发现一些基本关系,比如平行、垂直、相等这样的简单关系,从而在分析空间关系的时候能做到有的放矢,至于更精确的分析,就需要根据具体的题目来进行。小学数学中,许多数量关系比较简单和直观化,可以进行图形化展示的内容相对较多,教师可以加以利用,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探究。这两种图形中都有很多几何关系,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其中几何关系进行探究,从而为将来学习更复杂的立体图形提供帮助。在上课的时候,我就可以对学生讲:“同学们,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图形,那么,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异同是什么呢?”随后,我就可以带领学生学习本节知识,之后,我就可以继续讲:“同学们,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比较,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多一组平行关系上,你们可以探究一下,平行对图形的影响,比如,老师这里有一些复杂的图形,和这两种基本图形有什么联系吗?”随后,我就可以让学生进行探究,通过探究教学,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总之,通过利用图形,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通过对静态图形、动态模型和几何关系的重视,教师可以用更直观的方式来让学生看到数学知识的原理,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未来的几何乃至代数学习打好基础,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林茂辉.对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小学),2015,(01).
        [2]何银华.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发展与策略[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5,(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