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琼
云南省普洱市镇沅民族中学 666599
摘 要: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规律都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和归纳得来的。作为一名中学物理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信心对学好物理十分重要。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教学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满怀自信地推开物理知识之门。教师的角色应该突破以往的“授业者”,而转变为“研究者、探索者、合作者”。
关键词:尊重、成功、增强、自信心
从教二十余年,每次期中和期末考试后,我都会让学生针对成绩进行总结反思,分析这一阶段的得失。得到的信息大多是学生对自己学习的消极评价,积极上进的思想不占多数。例如:“老师让我们自主学习时我没认真阅读教材”、“我没有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考试时我没认真审题”、“我太笨,不敢问学不懂的问题”等,看了这些,我感到深深的自责,反思自己为什么给学生带来这么多的困扰,思来想去,问题主要在学生学习物理上自信心不足。人们常说,自信是成功的一半,世间的许多事情,都是由哪些自信心十足的人完成的,如果有了强大的自信心,成功离你就近了,学习也如此。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成了我们的首要职责,下面是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我的一些做法 。
1、改变教学观念,寻找切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素质教育主张解放学生天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改变以往的“满堂灌”,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究知识。初中学生处于活泼好动的青春期,但认知水平处于较低阶段,因此,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个性和学习风格,采用与学生年龄相切合的教学方法,课堂上做到精讲、少讲,只要学生能自学懂的,教师就不讲。一般情况课堂讲授不超过15分钟。授课时,教师先创设情境,巧妙导入后,剩下的由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探究完成。教师作巡回指导,疑难点拨。要把学习的主动权大胆放给学生,让学生动脑想,动手做,并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才能培养学生动嘴提问题的能力、用眼观察问题能力,培养动手收集信息能力、动口交流信息能力、动脑分析信息处理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尊重学生,把学生当“朋友”,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是上下级,不是服从和管理的关系,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信任和尊重,因为只有信任和尊重,才是自信心的环境基础,如果学生觉得教师信任他时,就会产生自豪和愉悦的感觉,就会对教师更加信任,在教学时,才会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才会配合完成布置的学习任务。如果教师自己总是高高在上、总是用命令的口吻跟学生相处,师生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远,学生有的只是“怕”和“恨”,何谈学习、何找自信。所以“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是真理。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愉快学习,找到存在感,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认识自我,给予成功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成功对人的发展具有激励作用,特别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多给予他们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从点滴的进步中,感受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开始要求低一些 ,使他们感到学习物理比较容易,提高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待增强信心后 ,继而再提出一些较高的要求。
如:小组合作学习时,让组长多关注他们,多给他们说话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开口说出自学环节中理解不了的知识点,并且就是照着教材读也要让他们从自己嘴里说出,培养他们正确用物理术语表达问题的能力,根据情况在提高对他们的要求。小组展示环节,较简单、较容易的问题,尽量让给他们回答,即便是把组里同学的问题重复一次也要让他们从自己口中说出,这样在同学们面前能表现自己,参与到本小组的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还有,进行章节检测前,对他们进行个别的辅导,甚至一些测验题可以让他们事先做一遍 ,测验时使他们的成绩也能及格,让他们感到成功的愉悦。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4. 亲历实验过程,体验成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激发学生进取心的重要因素,古人云“未见意趣,必不乐学。”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如教材中一些教师做的演示实验,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例如:演示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时,让学生用刻度尺在桌子上实验,猜想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与振动的快慢的关系如何;演示光在水中的传播时,为使现象更明显,让学生用装有水的烧杯中滴入几滴牛奶后,用激光笔照射,观察光的传播路径是怎样的;演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可让学生用两张纸自由下垂,猜想在两张纸间吹气,会有什么现象发生,这样可以由对物理现象的好奇而产生要探索它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遵循“做中学”的规律。
5.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掌握知识,有一个科学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成果展示、自测巩固等环节。学习困难学生在这几个环节上往往做不好。如:有获得知识的愿望,但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自学环节表现出不知道要学什么,探究更是无从下手,已经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不强。互动交流环节出现跑题现象,不自觉地就离开该交流的知识而交流到他们感兴趣的生活琐事上。成果展示环节暴露出知识归纳和运用能力不足。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我的做法是:
(1)明确学习目标
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自学,教师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给以学习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使自学有方向,也让学生知道自学的效果会影响本节内容学习的效率。
(2)方法指导
指导学生根据物理学科来源于生活的特点,联系生活实际学习物理。我们周围有许多同学们熟悉的自然现象和事物都跟物理知识有关,鼓励学生平时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在学习时,联系亲身体会到的、熟悉的事例进行知识的分析理解。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后,就会尝到甜头 ,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树立学习信心。
(3)责任担当
学习过程的主要环节就是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成果展示。要获取知识,小组里每个成员都要有主人的意识,团队意识,责任意识,有组荣我荣的思想。学习中的每个环节,负起责任,交流时,我是参与者,不是听众,我也要“说”。成果展示,我是主人,不是观众,我也要“做”。这样他们个个才会不甘落后的努力,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共同目标。
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人人获得成功,是素质教育的需求, 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将做出更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张海涛.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
[2]崔秀梅.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法[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