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5期   作者:李成功
[导读]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共同成长的过程
        李成功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后所镇迤后所小学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共同成长的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有利于他们之后的数学学习。为此,本文从“做好兴趣激发,调动小学生思考积极性”“穿插提问,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开展实践,提高思维能力”三方面出发对低年级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兴趣;提问
        小学数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当前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有待提升,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难免会感到一定的困难,甚至部分小学生因此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为了实现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大幅度提升,根据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教师需要加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从低年级小学生抓起,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打好思维基础。为此,本文从以下三方面出发,探讨了如何促进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做好兴趣激发,调动小学生思考积极性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能够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对于不感兴趣的事物则难以集中精神去加以探究。因此,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把小学生兴趣的激发作为关键,认识到只有促使小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才能够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从而将思维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兴趣激发的手段有很多,如融入他们喜欢的游戏、视频、图片等。对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来加以综合设计。
        例如,在教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这节课的时候,教师首先就可以在课堂一开始为小学生播放一个生活中常见的视频;一个动画小人儿拿着100块钱去超市购物,进行结算。这样的动画小视频可以有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将小学生的热情都调动出来,然后教师再让学生思考其中体现的数学知识是什么,很多小学生都可以回答出“加减法”。由此,教师再引导小学生展开这节课的学习就可以事半功倍。又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在教室中模拟生活化的购物情境,让小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扮演实际生活中的角色,从而去对“人民币”加以认识和应用。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可以得到很好的调动。


        二、穿插提问,促使学生深入思考
        在低年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提问去引导小学生的思路,使其思维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同时小学生也通过教师的提问加深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为此,教师要注意提问的有效性,在设计课堂提问的时候应该注意问题的难度要适中。同时,教师也要注意让小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疑问。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教材是教学的中心、权威,小学生不敢提问,被动接受,这十分不利于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20以内数的加减法》这一课时,在初步掌握了知识并进行了一定的练习之后,有的小学生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知识,开始感到无聊、不耐烦,有些坐不住了,注意力处于分散的边缘,为此,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一个人花8元买了一只鸡,转手卖了9元,然后他觉得这不值得,于是他又以10元的价格买了下来,又以11元的价格卖掉了,那么他赚了多少钱?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具有一定的思考复杂性,对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在听到这个问题后,学生们开始积极思考,并陷入了讨论之中。有的学生认为这个人一分钱也没赚,对于学生的这个问题,教师要重点引导,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并指出学生的思路问题,让学生从“花出去的钱”和“获得的钱”两方面来算一算,将学生的思维导向正确的方向。
        三、开展实践,提高思维能力
        在数学中,有些概念和规律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在数学教学中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对于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实践活动中,小学生可以动手操作,具体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十分有利于他们动手动脑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一定的实践活动,也可以将实践延伸到课外,让小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去进行实践。
        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利用一些纸张剪一剪、拼一拼相关的图形,在这样的动手实践过程中正确认识相关图形的特点。又如,在教学《分类与整理》之后,教师可以为小学生布置这样一个任务:对自己房间或者家里其他地方的物品进行分类整理,使其看起来更加有条理和整洁。以此作为小学生的课后作业,可以促使小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从而促使学生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可以得到很好的提升。
        总而言之,小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是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影响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低年级的小学数学教师要把思维能力培养作为重中之重,运用有效的方法与资源促进既定教学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王秀清.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64.
        [2]徐安勇.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J].基础教育研究,2017(24)67-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