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静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实验中学
摘要:初中是学生刚刚接触物理课程,好奇心旺盛,学习兴致高,在加上初中物理侧重于基础知识的传授,难度不大,是教学中的一大优势,即便如此,初中物理教学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也是本文即将探究的话题——如何优化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做好物理教学工作。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工作;教学方法;优化策略
导致初中物理课程陷入困境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的教法过于枯燥、乏味,根本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新课改背景下诞生了诸多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但并非每位教师都能跟上改革的步伐,且不是每一种教学方式都适合当下教学现状,需要教师主动学习借鉴,大胆实践创新,且擅长改进,优化。下面,笔者将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稳住心态,关注教学过程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师生们“急功近利”,想尽办法提升学习成绩,结果就是心态浮躁,无法领略过程的魅力,这一问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初见端倪。趁着问题还没有发展壮大,教师要及时遏制,将问题扼杀在摇篮中。基于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建议:教师要剔除旧有的教学理念,心态平和,将注意力集中到教与学的过程中。
如,在学习《物态变化》这一课内容时,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知道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能区别固、液体、气体三种物态以及基本特征;知道吸热、放热现象,能用物态变化解释自然界常见的现象。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师生进入了物理课堂并按部就班的施教,在此过程中笔者全程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如果发现他们取得点滴的进步就会及时表扬,不再强调最终的结果,而是与学生享受教学的乐趣。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改变了急功近利的心态,更为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他们进步的点滴,享受教与学的过程。
二、投入精力,做好课前准备
备课即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活动,是教师应该履行的职责,也是教师们经常出现问题的地方,这是因为有的教师根本不做备课工作,有的则是马马虎虎,态度敷衍,还有的则是缺少科学合理的设计,总而言之,亟需优化。
基于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建议:教师要重视备课,做好备课,投入时间与精力,履行本职工作。
如,在学习《分子热运动》这一课内容时,笔者就正视自身地位,履行自身职责,投入时间与精力,做好备课工作:研读了教学大纲,预习了教材文本,分析了学情;制定了教学计划,设计了教学活动,预设了教学进度。等到教学活动正式开始后,笔者信心百倍地带领学生进入了课堂中,学习了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这一知识点;探究了分子热运动这一现象以及出现的原理,完成了教学目标。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认识到备课的重要性,于是履行自身职责,投入时间与精力,做好了备课工作,效果显著,值得肯定。
三、以生为本,组织探究活动
新课改背景下,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占据着课堂的一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教师不得不重新审视学生的地位和价值,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将生本理念贯彻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凸显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帮助学生获得真正的成长。为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建议: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认可学生,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成为课堂的主人翁。
学生学习兴致不高,时常走神的原因之一是学生没有参与到课堂中,可能是因为教师占据着课堂,学生没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可能是教师教学方法老旧,让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致;也可能是学生能力不够,听不懂教学内容,跟不上教学进度,但无论何种原因都应该得到教师的重视并做出优化。如,在学习《眼睛和眼镜》这一课内容时,笔者不仅依据学生学习基础与能力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了解眼睛的构造、成像的原理、调节作用以及近视眼、远视眼的形成与矫正;还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设计了新颖、趣味的教学活动,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致,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其中效果最为显著是小组探究活动,即三五个学生分为一组,每组有自己的探究问题,由他们自己分配教学任务,实施探究活动并选出代表发言。因为以团体成绩评价学生,因此能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致与集体荣誉感,也能凸显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促进其各项能力的发展。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认识到学生的地位,无论是在制定教学目标还是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都贯彻了生本理念,促进了学生进步。
综上,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业突飞猛进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因此需要师生好好把握,认真利用,为此笔者针对物理课程中出现的教学问题,提出了上述几点优化对策,以期能缓解教学问题,优化教学环境,推动物理学科教学进度。
参考文献:
[1]赵有忠.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思路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