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少强
武汉市东西湖区金银湖小学 湖北省武汉市 430040
摘要:新课标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放到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并指出“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程标准这些要求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我们教育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也不例外,必须重视德育教育。下面笔者将从结合组织教学;结合教学内容;结合学习方式;结合学习评价;结合作业检测,融合德育教育等,浅谈小学中年级数学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
关键词:组织教学;教学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评价;作业检测
青少年是价值观形成和塑造的关键时期,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思想实际出发,改进方式方法,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最紧迫的问题。
一、结合组织教学,融合德育教育
课堂教学有没有成效,关键看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教师课上的再好,学生没有认真听讲或做小动作,那效果就是瞎子点灯---白费蜡。这时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和课堂常规教育正逢其时,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为什么学习,遵守课堂常规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当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就会自觉地端正学习态度。因此同学们会自觉地遵守课堂常规,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
课堂上教师讲的时候,学生一般都会注意倾听;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少数学生容易开小差。这时我会让注意倾听的学生判断刚才同学回答对不对,并不失时机对他进行表扬。并告诉学生学会倾听是尊重他人的表现,是人人必须具备的文明素质。只有学会倾听,才会使知识学得更扎实。虽然我没有直接批评开小差的学生,但此时无声胜有声,开小差的学生也开始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积极思考问题。
二、结合教学内容,融合德育教育
教学小学三年级数学“时、分、秒”时,我在学生初步建立了时、分、秒的概念后,通过闭眼、数数等,让学生感受1分、1秒有多长。接着教师问:“时间留得住吗”?生甲:“留不住,它悄悄溜走了”。“那我们该怎么办”?生乙:“我们要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我适时地教育学生要合理安排时间,今日事今日毕;不能浪费时间,浪费自己时间的人无异于慢性自杀。完成“时、分、秒”教学后,我用课件出示北京申奥成功人们的喜庆场面。申奥成功让中国人扬眉吐气,让学生感受到我们身为中国人,是多么的骄傲和自豪;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让学生从小在心中埋下热爱祖国的种子。
教学小学四年级数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我问:“同学们在干什么?”生甲:“有的同学们在扫地。”生乙:“有的同学们在捡垃圾。”我继续问:“你受到什么启发?”让学生讨论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保护环境的,我们平时又应该怎样做?使学生学会垃圾分类,领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由于情境图都是以学生平时易于接触的事物为对象,不失时机地抓住情境图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三、结合学习方式,融合德育教育
在教学中,我经常采取四人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学习方式。我指定一人为小组长,由小组长给组员分配学习任务。每个人的任务都不相同,只有每个人完成各自的任务,才能完成教师布置给小组的任务。
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意识到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这样,使得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又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主义意识。
四、结合学习评价,融合德育教育
课堂上教师有效的学习评价犹如冬日里的暖阳,更能影响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效率。特别是激励性的学习评价是学生学习信心的催化剂。为了让学生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教师要睁大眼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给予热情的鼓励。“你们强烈地求知欲就是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老师真高兴呀!”“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够超过别的的同学!”。这些激励性的话语能够唤起学生心中的憧憬,点燃学生自信的火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在进行个体学习评价的同时,我还在数学教学采用分组学习比赛的方法进行学习评价,每个人的得分计入自己的小组,谁的小组得分高,就表扬奖励那个小组的全体同学。如学生做口算题,有的学生做得又对又快,有充足的时间玩;而有的学生做得慢,还不急不慌,悠然自得。这时我说“看哪组同学做得又快又对,得小红旗;哪组做得不对又慢,将得不到小红旗。”这时再看学生的表现:学生做得非常认真,做完的学生一个劲地催没有做完的学生,没有做完的学生头上急得直冒汗。通过分组学习比赛,使他们体会到一个人的荣辱,关系大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而体会到自己是生活在集体中,自己是集体中的一份子,强化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五、结合作业检测,融合德育教育
数学课中,学生学习中的遇到困难比较多,正是教师培养学生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好时机。我通过学生完成作业检测,要求学生一丝不苟、独立完成。有一个学生问:“老师,我不会的题可以看别人的吗”?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请其他同学讨论后,告诉同学们不会不可怕,弄虚作假最可怕。因为没有诚信,那将寸步难行。让学生明白诚信的重要性。对学生作业习惯的训练严格要求,积极引导,从一点一滴抓起。既注意循序渐进,又贯穿始终。如在进行口算能力训练时,我先要求学生认真看题,边看边思考:“数字和运算符号有没有抄错或者漏掉的现象?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可不可以简便计算?”在口算时要求学生一步一回头,自觉检查验算。我要求学生准备纠错本,及时把错题抄在纠错本上,然后纠正错误,并分析错误原因,保存备查。长此以往,使学生养成敢于正视错误、勇于改正错误的优良品德和认真反思的好习惯。
经过小学中年级数学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的一点尝试,我觉得数学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不是对立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把二者割裂开来或者对立起来是完全错误的,二者不可偏废。相反实施数学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对数学学科教学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实施数学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关键在于课堂教学。实施数学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深度融合,是我下一步探索的方向。
总之,在小学中年级数学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中,必须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要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认知目标出发,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充分利用数学的学科特点,深挖小学数学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及时地、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通过数学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内化于课内,固化于课外;让学生一点一滴、耳濡目染,在不知不觉中让思想与精神的种子真正播进学生心田;最终积淀成良好的品质,形成良好的习惯,成为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任国葵.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求知导刊,2017,000(036):14-15.
2、施智刚.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科普童话,2016(2):290-290.
3、刘晓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内江科技, 2016, 37(8):157-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