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玉雄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六都寨镇丁山中学 422204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初中物理教授的不只是解题方法,更多的是学习物理知识的思想。初中物理知识大都与生活息息相关。为了保证学生能高效地学习物理知识,教师需要改变当下的教学模式,从以往单纯的课本讲解上升到思想的培养。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是为了探讨新形势下的物理教学模式而提出的。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有效性
引言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对于初中的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建立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能够有效地提高其物理知识等的综合利用能力,有助于提高其综合素养的提升。
1加强演示实验设置,探索科学教学形式
众所周知,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对于这门学科来讲,观察和实验操作是探究知识的两大特色,首先,对于物理的实验现象,学生应该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物理实验操作有很多非常细致的环节,稍不留神就可以导致很大的错误。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科学的学习物理,学习更加真实的物理,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探究态度。可以带领学生多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重点突出实验的目的和原理,然后让学生注重实验步骤的细节,强化实验器材的使用和实验表格的记录方式。这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多的好处,而且在日常考试的时候遇到相关的实验操作题目时,也可以帮助学生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出现。初中物理实验,大部分都是一些比较微小的、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的实验方法就可以独自完成的实验,这些实验的普遍特点就是操作比较简单,而且现象也比较直观,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给学生更多亲自操作的机会。教师只需要给学生进行演示实验,然后帮学生纠正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样学生的印象才更加真实、可靠,对物理概念和物理实验基本现象的理解也能更加深刻。而且学生亲自体验的过程还可以让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物理实验器材、制定正确的实验方案,减少实验误差、改进实验操作的过程,从而在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也帮助学生养成更好的创造性思维,积极的帮助学生发掘物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2以问题为导向,构建问题情境式课堂
“问”是学习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核心素养下学生思维品质、探究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
以“问”为导向,科学构建情境式课堂,能够从问题思考、问题分析、实践反思等角度,实现有效学习,促进了教与学的有效开展。问题情境的生成,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问”成为教与学的促进因子,强化学生学科思维品质等的有效培养。例如,在“气体压强”的课时教学中,学生对“压强”的迷惑与好奇,成为教师教学构建的重要切入点。学生对压强的感知,是这堂课有效实施的重要基础,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提问学生:“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教师的问紧扣生活,同时也将教学在“问”驱动之下得到有效开展。教师在学生兴趣正浓之时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去感受压强的存在,同时进一步去思考,实验操作中易拉罐如何变瘪?让问成为教学的重要驱动因子。因此,情境是问的重要载体,在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中,学生的学更加积极主动,转变学生不喜欢思考的学习状态。在核心素养培养之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要从新的教学空间出发,科学创设问题情境,让物理知识的趣味性,成为推动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因子,盘活僵化的物理课堂教学。
3联系生活开展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物理观念
物理观念其实是学生对于物理中的一些概念和定律的组合还有升华,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我们强调学生要能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物理观念更强调应用,而不仅仅是概念教学中的理解。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师要联系实际生活进行物理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逐渐形成物理观念,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也能够灵活应用物理观念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功率这部分内容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从家中找出一些家用电器,比如电冰箱、空调、电视、微波炉、洗衣机等等,看看每一种家用电器的电功率是多少,然后对每一个电器一小时内的消耗的电能进行计算。这时候,教师就将物理教学和生活进行了巧妙结合,让学生逐渐形成物理观念,能够在实际生活中顺其自然地运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
结语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在于思想而不是技巧,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重心开始慢慢转移到学生身上,以分数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也逐步瓦解,培养学生各科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主流。
参考文献
[1]顾冬霞.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存不足与改善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8(2):143-144.
[2]夏德会.例谈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新课程(中学),2016(12).
[3]杨鲁明.关注实验教学渗透科学方法[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