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全
安徽省寿县瓦埠中学 安徽省淮南市 232212
摘要:“德才兼备”是每一名初中语文教师理想的育人目标,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行动中,就是教师除了要重视对学生的智育外,还需要将对学生的德育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上。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笔者针对德育渗透的有效策略展开了研究,旨在在自己教学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接下来笔者就围绕充分利用课本内容、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和组织多彩实践活动三方面展开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德育渗透;语文教学;初中
初中阶段的学生其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正在逐步形成,而他们因为社会生活经验的不足,很容易受到负面的影响。因而此时的初中语文教师就需要予以学生正确的引导,教师落实引导作用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德育渗透活动。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就需要不断地进行德育渗透策略的研究,进而让学生受到良好的影响,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此一来,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就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一、充分利用课本内容
语文课本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其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但有些文章的德育主题是很明显的,有些文章则是需要教师进行挖掘的。因而在每一次教学之前,初中语文教师就需要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并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加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旨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除此之外,初中语文教师还需要结合课本中的德育主题进行德育素材的扩展,进而促使学生有着更加深刻的印象和理解。例如:《邓稼先》这篇文章就通过对邓稼先生平事迹的介绍,进而体现了其热爱祖国和默默奉献的优秀品质。这两种品质就是笔者通过研究而课本内容所确定的德育主题,也是笔者希望学生在学习完这篇文章之后所能够具备的品质。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就会重点引导学生去探索作者所表现出来的邓稼先这一人物形象,先让学生进行略读,对邓稼先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让学生详细阅读,进而感悟邓稼先的精神。除此之外,笔者还提前搜集了更多邓稼先的典型事例,让邓稼先这一人物在学生的心中变得更加形象立体,学生也能够对其所具有的精神和品质有着更加深刻的感悟。
二、有效利用信息技术
在扩展德育素材的时候,初中语文教师就需要进行信息技术的利用,他们需要在网上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如图片、视频、音乐、典型事例等。
除此之外,初中语文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之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呈现给他们,进而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此有着学习的兴趣。这样的话,初中语文教师就能够顺利地为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展开德育知识的学习。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通过一件往事感悟到了“无论是怎样的困难和危险,只要化大为小,就会变难为易”的人生哲理。这一人生哲理是需要学生进行学习和理解的。因而在课堂教学之前,笔者就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了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然后笔者就会利用信息技术将之以动画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动画的主人公也都是学生所喜欢的。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产生探究的兴趣。接下来笔者就会让学生回忆自己解决的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上为他们进行分组,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一起展开交流和讨论。在此过程中,学生就能够对文章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
三、组织多彩实践活动
学生在课堂上所接触到的德育知识都属于理论知识,他们如果无法将其体现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那么初中语文教师的德育渗透活动就是失败的。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为学生进行多彩实践活动的组织。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落实自己所学过的德育知识,让自己逐渐地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规范的言行举止。在组织实践活动的时候,初中语文教师就需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让学生落实德育知识的过程更加顺利。例如:在《最后一课》这一篇文章的学习中,学生就能够感受到浓浓的爱国之情,并因此受到感染,自己也产生了爱国意识。笔者的德育教育并不会仅止于此,笔者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将爱国意识体现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因而笔者就为学生组织了“我为国家做贡献”的实践活动,学生需要在该实践活动中说出自己能够体现爱国之情的行为,并且由笔者和其他学生进行判断。如果学生所说的行为不符合爱国之情,学生就不能过关,而是需要重复地去进行这一个环节。除此之外,笔者还会为学生设置各种各样的障碍,让他们在解决障碍的过程中体现自己的爱国之情。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在实践活动中成功地进行了德育知识的运用,进而培养了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
总而言之,“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由此可见德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语文学科的自身性质,初中语文教师身上承担着不可推卸的德育责任,他们需要在自己的教学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光合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教师的要求所在。因而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将德育渗透到自己的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周向辉.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J].成才之路,2017(23):7.
[2]张沥文.浅谈初中语文课堂的德育渗透[J].文学教育(下),2017(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