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构建自主性阅读课堂的必要做法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5期   作者:石榴
[导读] 一直以来,阅读便被看成是语文课程的重要教学任务,关系着学生语言知识储备
        石榴
        重庆市涪陵区第二十中学校 重庆市 408000
        摘要:一直以来,阅读便被看成是语文课程的重要教学任务,关系着学生语言知识储备、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审美情趣等多方面的成长情况。但是,要想综合突出阅读本身的工具性、人文性教育功能,那么则需切实突出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及时锻炼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本文将从设计阅读任务,创设阅读情境;设计阅读问题,完善阅读探究;设计阅读对话,丰富主旨交流三个角度来分析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构建自主性阅读课堂。
        关键词:高中语文、自主性阅读、实现方式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最常见的教学行为便是教师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分析文本知识、解释课文的主旨思想,而学生则在座位上听讲、记笔记。这就使得一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无法顺利进入阅读语境,而且学生的思维状态比较消极、敷衍,只能从浅层角度去分析课文意思,无法代入个人真实情感,也因此难以准确掌握课文的主题思想。这些现实问题都会直接影响高中生的阅读理解,不利于及时锻炼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及时构建自主性阅读课堂,全面优化学生的阅读思维,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丰富学生的阅读感悟。
        一、设计阅读任务,创设阅读情境
        要想让高中生实现深度阅读,教师便要保证学生可以全身心投入自己的情感,且能处于活跃的思维状态之中,否则学生是很难实现深度阅读的。为此,高中语文教师则要客观分析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由此设计难度适宜的阅读任务,围绕文本主旨创设阅读情境,及时唤起学生的情感记忆,优化学生的阅读状态,以便逐步促使学生实现自主阅读。
        就如在《荷塘月色》一课教学中,笔者就设计了如下阅读任务:熟读课文,圈画出课文中使用修辞手法的语句,分析修辞手法的语言美、意境美;分析作者是如何描写荷塘月色景色的,分别提炼荷塘月色的景物特征;说一说作者在欣赏荷塘月色美景时所产生的情感变动,重点分析情景交融这一表现手法的文学作用;结合课文的写作背景,分析作者想要通过课文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为了促使学生实现有效阅读,笔者还播放了《荷塘月色》这首歌曲,配合荷塘月色的真实景色,营造了一种静谧、孤独的氛围,而这就有利于促使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有利于促使学生实现自主阅读。


        二、设计阅读问题,完善阅读探究
        问题是思考的媒介,但是前提是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问题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使其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去思考文本的具体内涵与思想情感。如此,则可切实发挥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使其自觉参与阅读探究活动。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围绕文本内容设计阅读问题,及时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的阅读探究活动,以便逐步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就如在《孔雀东南飞并序》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围绕课文整体框架、主要内容设计了如下问题:课文所讲的故事发生在哪个时代背景之下?主人公是谁?他们经历了怎样的事情?故事的结局是什么?“孔雀东南飞”寓意着什么事情走向?等等。据此,本班学生则需通读、略读课文,提炼关键信息,回答问题。接着,针对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分析,笔者就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圈画出课文中的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等具体内容,由此分析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同时还要思考导致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通过集体讨论不断完善问题答案。
        三、设计阅读对话,丰富主旨交流
        阅读对话应该是教师、学生之间所展开的多元对话活动,应该切实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个人感悟,使其能够围绕文本主旨进行平等对话。如此,则可切实启发学生、发散学生阅读思维,更易于丰富学生的阅读理解,使其能够真正实现有效阅读,进一步优化自主阅读环境。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积极设计阅读对话,引导学生探究文本主旨,使其积极交流、共享阅读所得,以便逐步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认识。
        在《孔雀东南飞并序》一课教学中,本班学生针对焦仲卿、刘兰芝最终双双殉情这一结局感到惋惜,而在分析悲剧成因时,笔者就组织了平等对话活动,鼓励学生积极阐述个人观点,且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笔者都会点头肯定学生的想法。比如,有的学生认为焦母过于强势是最主要的原因,还列举了自己通过新闻平台所了解的“婆媳问题”,认为封建家长制度是导致焦仲卿、刘兰芝分手、殉情的根本因素。也有的学生认为焦仲卿的软弱无能也是一个诱因,认为焦仲卿如果可以勇敢一些,懂得反抗母亲,拒绝休掉刘兰芝,那么也会避免悲剧发生。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构建自主性阅读平台可以很好地保护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探究,使其能够真正实现有效学习。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围绕文本内容创设阅读情境,设计科学的问题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探究,使其及时表达文本感悟,全面优化学生的自主阅读效果,逐步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段红刚.自主阅读的三重境界——朗读、质疑、感悟[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15):58-59.
        [2]张华兵.高中语文课堂自主式阅读教学探究[J].基础教育参考,2018(02):6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