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丹
隆安县古潭中心小学 广西省南宁市 532708
摘要:
为适应课改要求不断地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笔者认为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就应该让学生明白“天才在于学习,聪明在于积累”这句话的含义。语文教学中积累尤为重要,积累是应用的基础,应用是积累的体现。为了培养学生的积累能力,教师要做到: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营造良好学习环境让语文贴近生活,注重过程促进发展,强化应用升华积累。
关键词:学习 积累 应用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犹如一场世纪春雨,洒向广大教师的心田。一切都是充满朝气,一切显得生机勃勃。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是幸运的,又是充实的。因为这场“春雨”,让我多了一份美丽,一份希冀,因为我接上课改实验班级已经是第五年了。孩子们从拼音学习到识字学习再到今天的阅读理解和习作学习,一路走来既是紧张又是快乐的,从低年级走进了中年级,再从中年级步入了高年级,孩子们有了跨越性的成长。我们教师也是一路追随,为适应课改要求不断地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过了多次的素质检测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列宁的至理名言“天才在于学习,聪明在于积累”的含义。我认为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就应该让学生明白这句话的含义。的确,语文教学中积累尤为重要,积累是应用的基础,应用是积累的体现,要积累语言,积累知识,才便于应用。
每当批改作业或素质检测时,我们总是抱怨学生刚学过的知识又忘了,究其原因,不外乎是我们的学生学习如同水过鸭背,不善于积累的结果。如何让学生养成善于积累的习惯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那么,我们教师该怎么做呢?
一、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奠定学习积累的良好根基。
在语文教学中,首先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倡导学生自主合作,努力探索,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结合课文内容地学习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团结合作,诚实守信、关心他人,保护环境,热爱科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体现开放性和富有活力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渗透积累的大有用处让学生懂得积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向学生灌输名人名家热爱学习热爱读书的故事,感染学生。
二、营造浓厚文化气息的学习环境,让语文贴近生活
教室是学生最主要最直接的学习场所,如果把教室装扮得既美观又实用,多少也能从视觉上博得学生对这个教室的些许“欢心”。让学生出谋献策参与布置教室,学生乐此不疲,渐渐地,家的感觉就驻进了学生的心里,渐渐地,爱教室如同爱家。在这个“家”中有学生的作品展示台,有学生的获奖拼比台,有温馨提示台,有学生自带书来凑成的小小的图书角等等。走进这样的教室,你会感觉到这里的文化气息浓厚,你会不由自主地赞叹:这才是我们要的教室!学生因此而自豪!
新教材编写的意图在于注重人的发展,用生活的情景呈现学习内容,让学生感受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学知识的目的在于用知识解决问题。在教学时,注意挖掘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紧密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游戏、绘画、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方式,使学生感受知识与生活融为一体,是那么的亲切,从而引发浓厚的情感。如我在上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观察中的发现”这一课时,我就提前几天布置,要求学生去观察并作记录。到了课堂上学生就有话可说有话要说了。
三、注重过程,促进发展
把教学变为活动的教学,活动是学生探索、掌握和应用知识的过程,是学生经历“知识化”的过程。即让学生从自己的现实生活出发,经过自己的思考得出有关结论的过程。这一过程会暴露出学生的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同时,也为展示学生的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创造了机会,所以,教学中应看到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化”过程,使他们在过程中发展。比如,上过三年级上册《花钟》后,我让学生注意观察我们当地的花是否像书中说的那样。一段时间过后,有两个学生兴致勃勃地告诉我,我们这里的牵牛花并不是书中说的凌晨四点开放而要到六点左右,而且不同时间开放的花颜色也不同。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认真地表扬了这两位同学,并建议他们将这些发现记录下来。深受鼓舞的学生当然也就投入生活观察、记录起来。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在应用中升华积累
在教学中,要努力开放,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教学中,采用游戏、唱歌、猜谜语等方式,引进课堂教学,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我们可以来个成语接龙游戏,比比谁的成语积累得最多;举行名人名言背诵比赛,看看谁积累的名言警句最多;开展古诗背诵比赛,找找谁积累的古诗最多;背背自己课外摘抄的优美句子,比比谁积累的课外知识最多;再来个写作文比赛,贴在展示台里,评评谁写的作文最棒。当然,还得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的确,“天才在于学习,聪明在于积累”列宁的至理名言让我们感同深受,我们教师以及我们的学生孩子们要是都领悟到了这其中的道理,养成善于积累知识的习惯,那么我们的教学工作可就轻松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