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5期   作者:李芹玲
[导读] 语文是伴随小学整个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学好语文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成绩,
        李芹玲
        云南省德宏州芒市五岔路中心校
        摘要:语文是伴随小学整个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学好语文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成绩,更对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随着语文学科越来越被重视,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也需要相应的做出改变。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教育重点,老师应该通过不断地引导让学生认识到语文素养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个性和健全人格,实现更好的个性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文素养、培养
        引言: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小学高年级学生对于语文学习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的学习思维和习惯,但是由于他们年龄较小,思维和行为都处于一个较为幼稚的阶段,并且对于思维活跃很难在课堂上做到长时间的高度集中精力。在进行语文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特点、兴趣,从这些方面入手,让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能够在语文课堂上被激发;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避免出现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老旧,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有更好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素养培养的现状
1.小学语文教学仍以应试为导向
        小学高年级面临着升学的压力,以及来自家长、老师的多方面压力。对小升初考试,许多老师在对小学高年级进行教学时,仍然将应试教育作为主要的教学观念,例如老师靠考试和作业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这样的形式会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抗拒和害怕的心理,对于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没有益处,也会成为打击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2.固化的传统课程设计限制了小学语文素养的培养和发展
        小学语文教材很难做到与时俱进的更新,虽然能够为老师的教学提供很多教学经验,但是也很容易造成固化的教学方法。受到城乡差异大、教材更新慢、课堂时间有限、学生接受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等因素的限制,如果老师在教学中的策略和方法长期不做出改变时,很容易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丧失兴趣,甚至出现厌学的情绪。
二、语文素养的重要意义
1.在学生的整体发展上,语文素养有着重要作用
        现如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受到社会的重视。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良好的语文素养,不仅对学生提高语文成绩有着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够为学生日后进行语文学习,奠定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语文素养在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能够让学生有终生学习的意识,从而帮助学生全方面的提高。
2.语文素养强调语文的人文价值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老师不仅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更是在向学生传递一种文化。

语文作为一种载体,承载的是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化传承,能使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受到文化的熏陶。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世界的充盈,提高语文素养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去适应社会,适应时代的发展。
3.语文素养关注学生的生命历程
        在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会学习到许多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对经典作品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感悟生活。每一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由于它们的生长环境、性格特点的不同,他们在阅读同一篇文章时可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感悟,在学生表达自己的所想所思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呵护好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对学好语文学习有信心。
三、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1.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在语文教学时,老师需要做到与时俱进的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保障学生能够通过课堂教学得到更好的收获。例如在学习《慈母情深》和《父爱之舟》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试着说一说自己的父母是如何表达爱的,给学生表达生活的机会,提高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的参与感,让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上保持积极性,从而保证语文课堂的高效性。
2.改善教师的讲授模式,加大语文教学力度
        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老师可以积极的去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不断的尝试找到一个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也可以鼓励学生讲课,改变以往老师占据课堂主导地位的情况,让学生能够充分把握课堂的主动权。例如在学习《四季之美》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去进行备课,从课件的准备到讲课再到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尝试着去完成一篇课文的讲授,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能够对课文有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让学生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提高语文素养。
3.教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拓宽学生的语文视野
        语文的教学不能脱离生活,应该以生活为中心进行授课,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提高语文课程的实用性。我们老师可以试着尝试一些课堂之外的地点进行语文教学,例如社区、大自然,让学生能够在一个更加自由和生活化的环境寻找语文现象,进行语文学习,这样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让学生意识到获得知识的途径不仅仅是课堂上,生活中的一个小场景,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存在着语文知识。
        结束语
        在小学高年级开展语文教学时,老师应该有一定的策略性和技巧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在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不断地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语文现象,从而让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够得到更好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刘永琴.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语文素养[J].汉字文化,2020(07):109-110.
         [3]尹寿虎.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J].名师在线,2019(34):3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