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哲辉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实验中学537700
摘要:高中地理学科具有长远的发展历史,对学生理解地理现象,掌握地理规律具有重要作用。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难以充分激发学生的课堂热情,造成了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的问题。为了改善地理教学的现状,高中地理教师需要引入互动式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地理;互动式教学;师生互动;创新形式
互动式教学是通过多边互动的方式方法,激发互动主体的创造力与探索力,活跃课堂气氛,提升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教师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目标。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当积极探索互动式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以充分提升互动教学的能力。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对高中地理互动式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推动高中地理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通过问答环节进行师生互动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主要是指教师与学生就某些问题展开探究,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拉近师生关系等具有积极意义。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课堂地位。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应用互动式教学法时,可以通过问答环节进行师生互动,以此来推动学生开动脑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提出一些专业问题或者其他的问题,让学生自由回答,综合应用互动式教学法和其他的优质教学方法。
例如在讲解“常见天气系统”的相关知识时,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新闻报道,带领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台风。在学生对台风产生一定的认识后,我们可以提出“同学们已经或多或少地认识台风,那么哪位同学可以告诉我台风属于哪种天气系统以及台风入境时带来哪些天气变化”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阐述“台风属于低压气旋系统,其入境会带来大风、降雨、降温的天气变化”的答案内容。依据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课堂问答的方式与学生探究冷锋、暖锋以及准静止风的知识,以此来实现师生互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通过合作探究引导生生互动
除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也是高中地理互动式教学方法的重要组成内容,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是彼此之间实现互动的直接方法,能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所以,高中地理教师应当通过合作探究引导生生互动,设计合作型的学习探究任务并为学生创造合作探究的机会,以此来充分发挥学生在互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推动学生实现不同观点的碰撞交融,使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创新思维。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有利于切实发挥互动式教学方法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
比如在教学“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相关内容时,我们可以按照交叉分组的原则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设计“比较说明现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根据地理情境选择最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阐述影响交通线路布局的因素”等的合作探究任务,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互动学习,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在学生结束讨论后,我们可以让每个小组分别展示探究成果,引导小组之间进行互动和补充学习,如某个小组的学生表示“交通线路布局受到自然条件如地形地势、河流等的影响”,另一个小组的学生表示“交通线路布局不仅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而且会受到社会经济条件如矿产资源、人口密集程度等的影响”。
三、通过辩论赛创新互动式教学形式
高中地理互动式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不能局限于应用一种或几种常用的互动式教学形式,应当根据地理学科的特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创新课堂教学形式,保持学生对互动学习的新鲜感。对于高中课堂教学来说,辩论赛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形式,不仅能使每一位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与竞争意识,而且能够保持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求知欲。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可以通过辩论赛创新互动式教学的形式,以此来丰富教学形式,提升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多元性,推动高中地理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发展。
比如在教授“城市与城市化”的知识内容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市中心更适合居住还是郊区更适合居住”为主题的辩论赛。在辩论赛中,我们可以按照座位将学生分成两组,让一组学生作为正方论证“市中心更适合居住”的观点,让另外一组学生作为反方论证“郊区更适合居住”的观点,然后让两个小组的学生利用相关的地理知识轮流阐述,设定每次阐述的最长时间为1分钟。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能够创新学生互动学习的形式,加强学生对“城市各类土地的地租随其距市中心的距离递减”、“市中心和郊区的独特优势”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总而言之,高中地理互动式教学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不断探索与创新。身为高中地理教师,我们应当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认真践行互动式教学的方法,推动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使课堂教学在良好的氛围中进行。
参考文献:
[1]李继红.高中地理互动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40).
[2]顾越.课堂互动及其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启示[J].文教资料.20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