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鹏林
甘肃省武山县洛门镇改口小学 741300
摘要:小学是学生一生成长中的基础阶段和重要阶段,所以说小学班主任的任务很重,且班级管理又是重中之重的任务。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期教育环境下的小学班主任,必须要找出能够促进学生进步成长的管理方法,让学生配合自身的管理工作,争取能够顺利取得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班规制度;设置班干;班级会议
班级管理是从事班主任这份职业的主要责任,但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较小,身心未曾健全,若是班主任所实施的管理方法不合理,极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阻碍学生的进步成长。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小学班主任,应当及时更新管理观念,创新管理方法,付出自己的努力,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让学生在小学阶段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下面,我将结合自身从事小学班主任这一职业的管理实践经验,对如何提升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质量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建立班规制度提升班级管理质量
班规制度是管理班级中采取的规章制度,简称班规,需要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建立,这也是“无规矩难以成方圆”这句话的体现。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小学班主任,要尊重学生,在遵循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建立班规制度,与学生共同遵守,师生协作创建良好的班级环境,从而促进学生的进步与成长,达到提升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质量的目的。
比如,在设置关于管理班规制度的活动上,首先,我对学生讲解了建立班规制度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了建立班规制度的必要性。然后,我将学生划分成了小组,为学生分发了我先总结出的班规制度,让学生自主思考后在小组中交流探讨这份班规制度的合理性,从而做出适当的修改。之后,我将各个小组的总结成果收了上来,及时制定了一份新的班级规章制度,再次询问了学生的意见,最终师生达成了一致。最后,我对学生说道:“希望咱们能够共同遵守班规制度,为建设优秀的班集体做贡献。”这样,我通过建立班规制度,培养了学生自我束缚的意识和能力,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的进步与成长营造了良好的课堂环境,切实达到了提升班级管理质量的目的。
二、合理设置班干提升班级管理质量
班干部是协助班主任展开管理工作的得力助手,但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下设置班干部不能仅仅凭借班主任的一句话,而是要得到整体学生的认可。
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小学班主任,可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设置班干部,如此选出的班干部符合民意,能够在辅助班主任实施管理工作之时得到学生的积极配合,从而事半功倍的实现提升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质量的目标。
比如,在设置班干部时,首先,我对学生简单介绍了班干部的责任和义务,使学生初步了解了从事班干部这份职务是需要为班级做出贡献的。然后,我对学生说道:“相信你们之间对同学的能力是有着充分了解的,所以接下来咱们就用民主选举的方式设置班干部。”之后,我对民主选举出的班干部展开了一次小型会议,与他们共同制定了近期管理班级的计划。最后,我对学生说道:“现在咱们班的班干部已经选出来了,希望大家能够积极配合班干部的管理工作,为建设优秀的班集体一同努力。”这样,我通过合理设置班干部,激发了学生配合管理工作的积极情感,也践行了新课程改革中所重点提倡的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从而极大程度上实现了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
三、开展班级会议提升班级管理质量
班级会议是以班级为单位,围绕一个或几个主题组织的对全班同学开展教育的活动。在班会上,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集体管理发表自己的意见,研究解决班级管理中的各种问题,是十分符合生本教育理念的管理方法。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小学班主任,可通过开展班级会议来与学生共同探讨班级管理的方法,以求顺利完成提升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质量的任务。
比如,在开展以“班级管理”为主体的班级会议时,首先,我将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让学生自主交流近期各自的表现为班集体的建设带来了哪些好处和不良的影响,从而引出了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必要性。然后,我根据学生近期的表现为其叙述了新的管理方法,让学生做探讨,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的肯定。之后,我对学生说道:“大家现在可以集思广益,制定更好的班级管理方法,让我们一起执行。”最后,我对学生在这次活动中的表现进行了激励性的评价,做了班会总结,让学生交流了在这次班级会议活动中得到的收获。这样,我通过开展班级会议与学生探讨班级管理方法,践行了生本教育理念,培养了学生自觉遵守班级规章的意识,从而顺利完成了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新时期教育环境下的小学班主任,要对班级管理质量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提高自身教育素质的基础上创新管理方法,做学生生活行为上的榜样,使学生于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影响,从而充分达到提升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联文.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质量[J].中国校外教育,2016(33):36.
[2]刘咏梅.个性化管理,提升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质量[J].课程教育研究,2015(3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