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5期   作者:高新英
[导读] 在新课改深入推进和实施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在突破传统教学框架束缚的基础上
        高新英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第二实验学校  257400
        摘要:在新课改深入推进和实施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在突破传统教学框架束缚的基础上,将各种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引入到教学中来,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创新改革和发展成为教师关注的话题。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说,传统以讲解理论知识的单调教学模式缺乏趣味性,也不利于良好教学效果的取得。因而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生活化教学,让学生透过熟知的生活化事物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就此为论题,针对如何开展生活化的初中数学教学进行阐述,以期为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生活化知识;生活化情境;生活化练习
        初中数学具有很强的抽象化和概念化等特征,学生具有具备良好的逻辑推理和数学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理解、吸收所学知识。然而初中生虽然与小学生相比,在思维和阅历方面有所提升,在面对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的学习时,仍旧存在一些畏难情绪。而将生活化教学模式这一新课改倡导的思想和理念引入到课堂中,则能有效降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发展,进而为高效化数学教学课堂的构建提供无限可能性。
        一、引入生活化知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生活化知识的引入能够极大摆脱传统将教学范围局限在课本中的限制,使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加新颖和丰富多样起来。借助生活化知识的引入,能够改变数学教学在学生眼中枯燥、无趣的印象,给学生带来全新的课堂学习感受。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应注重生活化内容在教学中的引入和运用,以此来拉近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从中更好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和价值所在,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领会和理解能力。
        例如,在进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实物,如书本、罐装可乐瓶、足球、纸箱、五星红旗、红领巾等等,让学生对这些事物进行分类,即找出这些实物中分别具有平面和立体图形特征的都是什么,并根据这些实物思考生活中立体和平面图形特征的事物还有哪些,在此基础上进行本课相关内容的讲解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此,便将课本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内容有效衔接了起来,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及其对课堂知识的深入探究,将生活化教学内容的应有作用充分发挥了出来。
        二、营造生活化情境,创建和谐学习氛围
        生活化情境的设置是生活化理念在课堂上落实的重要举措。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和依据创设真实、生动的课堂学习情境,能够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意愿和动力,使学生在良好课堂氛围的感染下主动投身于课堂中。

初中生由于受自身成长和心理特征的影响,他们也更加乐于依赖较为具体和熟悉的事物学习数学,从而更好地实现抽象知识的具象化和形象化转变,在生活化情境的引导下深入地探究所学知识。
        例如,以“统计调查”这部分内容为例,本课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到统计调查的一般过程,并会运用扇形统计图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为了帮助学生更快地了解并熟悉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学生熟知的生活化事物营造情境,比如以电视节目为载体,先给学生播放新闻、脱口秀、电影、电视剧等各种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让学生挑出自己最喜欢看的两种电视节目,之后将这些数据收集起来,通过分析、制图的形式了解学生最喜爱的节目,从而将与统计有关的知识无形之中渗透到了其中。如此,通过生活化课堂情境的设置,引发了学生对所学知识强烈的探究热情和学习兴趣,对促进数学教学的顺利进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设置生活化练习,增添作业的趣味性
        生活化教学还可延伸到课后作业的布置层面上来。对于数学这门本身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来说,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将其运用到实践中,用其来解决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问题。因而在开展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时,教师应摒弃一味以理论性作业为主的课后练习形式,通过设置与生活中常见为题有关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同时给课后作业增添无限趣味性,更好地促进数学教学的顺利进展和实施。
        例如,以“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这部分内容为例,生活中很多建筑物都是用坐标的形式来表示自身的位置的,基于此,教师可以在完成教学后给学生布置一些生活化的课后作业,比如让学生画出一幅自己家与附近公园、医院、学校之间距离的坐标示意图。即让学生在课下通过测量或是估量的形式测出从自己家中走到附近这些地方的路程,并以自己家为中心,构建一个平面坐标图,将公园、学校、医院与自己家的位置关系生动地展现出来。通过布置这种形式的课后作业,学生也能够对所学知识有更为深入和全面的认识。如此,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了实践中,促进了学生学以致用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将学科的实用性充分发挥了出来。
        总之,生活化教学模式作为新课改理念下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组织形式,因其自身特有的优势极大地改善并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应在充分了解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开展生活化的具体方法和策略,弥补并改进传统灌输式教学中的不足所在,为实现高效化教学课堂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世婵.初中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4
        [2]梅常贵.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