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5期   作者:方汉东
[导读] 小学三年级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是因为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一二年级的学习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方汉东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大新县堪圩乡明仕教学点  532313
        摘要:小学三年级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是因为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一二年级的学习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心理和生理也得到了相应的成长,因此能进行更高难度的学习;同时,三年级数学课程侧重于由简单数的计算向建立数学思维的转变,是学好四五六课程基础,因此需要教师依据现实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更好地推动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发展,也是本文即将探究的话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三年级课程;教学思考
        教师与学生接触时间久,对学生了解深刻,能站在专业的角度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以及取得的成绩,同时教师的情绪,教学风格,教学手段也影响着学生,关系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当学科教学工作陷入困境时,教师不应该将过错推到学生的身上,而是要学会从自身找原因,寻对策。笔者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一员,也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行为,得出了以下几点教学经验:
        一、注重挖掘教学内容,建立学科生活联系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习得知识,学会做人并能指导现实生活,解决现实问题,优化生活环境,但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只是“学富五车”,却“五谷不分,四肢不勤”,与现实生活脱节,为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建议:教师要注重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主动建立起数学学科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桥梁,回归教育教学的本质。
        如,在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内容时,笔者就挖掘了教材中的生活化因素,举出了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小明独自一人去超市买笔,发现铅笔的价格是0.85元,圆珠笔的价格是2.60元,小明需要买三根铅笔和两个圆珠笔,请问一共需要多少钱?这个例子的数据来自于教材,但具体情节来自于现实生活,是笔者对教材深度挖掘的结果,由此建立起了数学学科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唤醒学生的回忆,引起其情感共鸣,引导其关注生活。再如,学到《面积》这一课内容时,教学目标为让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学会用观察、重叠、图形单位等方法比较测量面积的大小。为了完成这一教学目标,笔者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例子:电视机屏幕的大小、床单的长度、地板砖的面积等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的实用性价值,有了学好数学知识的动力。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注重挖掘数学学科中的生活化因素,列举了多个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建立起来学科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桥梁,推动了数学教学工作进度。


        二、注重更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且性格活泼、好动,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再加上学科本身的枯燥、乏味和单调,学生学习兴趣缺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也是亟需改善的问题,为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建议:教师要了解学生,理解学生,成为学生的朋友,找到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并借助多样化、丰富性、新颖且趣味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如,在学习《测量》这一课内容时,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知道毫米、分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初步建立起长度观念。为了完成这一教学目标,笔者做足了课前准备工作,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其中就包括课堂实践测量活动,即让学生拿着各种测量工具测量教室常见的物品,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长度单位的不同;看图填空活动,即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给图中的物品的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师生探究活动,有争议的问题,师生就要进行对话,展开合作,探寻问题的答案等等,上述活动侧重于学生的实践,与以往的教授活动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因此能给同学们带来新鲜感,能激发其学习兴趣。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注重教学手段的更新,改变了“满堂灌”“填鸭式”“一堂言”式的教学习惯,增加了实践活动,探究活动与师生合作活动等等,重新唤醒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重视营造良好氛围,师生合作完成教学
        良好的学习氛围能让师生心情放松、行为自由,思维更加活跃,而要营造这样的教学氛围要看教师的态度:是不是愿意改变自己的教学风格,能不能平等对待学生,是否能与学生打成一片,为此,笔者提出了自己教学建议:教师要学会控制课堂教学进度和氛围,主动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呵护学生,尊重学生,认可学生,赢得学生的尊重与喜爱,最后达到师生合力完成教学目标的目的。
        如,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课内容时,笔者提前调查了学生喜好,制定了契合学生口味、理解水平的教学活动,因此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也愿意改变严肃、沉闷的教学风格,减少学生的压抑感,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笔者还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一举一动,发现其点滴进步、挖掘其潜能所在、解答其困惑之处,满足学生学习诉求,因此赢得了学生的尊重;此外,笔者还愿意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当下的学习状况,引导学生走上正途,树立远大的目标。
        综上,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过渡阶段,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需要师生好好把握,总结之前的学习经验,奠定之后的教学基础,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做好数学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林仲冲.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探讨[J].华夏教师,2016(01).
        [2]廖章裕.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现教学创新[J].新校园(中旬),2017(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