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达茹
福建省晋江市罗山街道龙泉小学
摘要:新课改已经推进到纵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各种弊端和漏洞也逐渐显现,需要小学数学教师进一步深化认识,持续的对小学数学课堂进行优化和改进,以较好的把握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实施的对策和方法,不断的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总体效益,继而满足课堂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基本需要。本文将从激发兴趣、培养习惯、差异化教学和情绪感染等四个方面入手,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提出笔者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建议
当前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面临着学生兴趣低下、参与度低和学习能力低等问题,使得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还需要小学数学教师积极的强化责任意识,不断的针对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进而实现课堂教学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不断提升助力。
一、更加强化学习兴趣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小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中有了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便会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到对相应数学基础知识内容的学习之中,并能够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小学数学教师要进一步的强化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进而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例如,在学习《小小商店》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开展“我也来购物”小活动,如教师可以让学生3~6人为一个小组,积极的对人民币的面值、换算规则等进行讨论,为后续的活动开展和实施打好坚实基础。之后,数学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的学生分别扮演购物者和店员,并进行模拟购物,同时在购物过程中进行付钱和找零的操作,而数学教师可以给予积极的活动指引,较好的维持课堂秩序,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最后,数学教师可以对每个小组在“我也来购物”小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简要的点评,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深化学生对《小小商店》知识内容的学习和理解。
二、更加强化良好习惯培养
好的习惯享用一生,当学生形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便能够更加高效率和高质量的学习相应的数学基础知识内容,更加精准的进行数学语言的表达,小学数学教师要理解该阶段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意义和价值所在,进一步的探索有效的对策,不断的强化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继而助力后续教学效益的持续提升。
例如,在学习《加与减》模块内容时,要积极的规范学生书写和表达习惯。
如教师要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认真进行摘抄和书写,并在书写过程中正确书写数学符号,在竖式运算过程中将个位和个位对齐,将十位和十位对齐,同时尽量避免写错别字,而教师也要做好学生的示范,在课堂教学中精准进行数学语言表达,板书中不出现错别字,进而给予学生良好的指引,助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形成,从而为后续高质量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更加强化分层教学实施
新课改背景下更加关注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也更加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的在数学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遵循客观的教学规律,积极的引入分层化教学模式,进一步的强化因材施教,以较好的满足不同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需要,助力教学精准性和有效性的不断跃升。
例如,在学习《混合运算》模块内容时,教师要积极强化分层教学实施,如教师可以为基础层次的学生设计包含基础概念学习的内容,对于提高层次的学生,则要求学生在完成基础性学习内容的前提下,积极的开展拓展和延伸性学习,而对于学困生,教师要适当的降低学习难度,同时在课堂辅导过程中也做到一人一方,如对于学困生,教师在辅导中要能够有耐心,并积极的给予学生鼓励,帮助学生指引学习方向,对于提高层次学生,教师要积极的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继而不断地强化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关注和关心,助力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
四、更加强化良好情绪感染
小学生往往容易受到外部环境氛围的影响,如教师的情绪好,则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活力就高,学习兴奋度也高,教师的情绪低下,则学生在课堂也会感到无精打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理解该阶段学生的基本认知特点,积极的在课堂教学中强化情绪感染,以给予学生正向的促进作用,不断的助力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周长》模块内容时,教师在课堂要精神饱满,状态良好,声音铿锵有力,同时积极的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优化课堂的教学语言运用,并引入肢体语言,积极的强化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当学生遇到问题时,给予耐心的帮助和指导,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在课堂的“精神头”,继而给予学生正向的情绪感染。
总之,持续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模块进行优化和改进,提升不断提升教学效益和助力课程教学目标高质量实现的法宝和妙招,也是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关键所在,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的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兴趣激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开展分层教学实施,给予较好的情绪感染,真正的把握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为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助力。
参考文献:
[1]洪琼.分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7(52):184.
[2]陈志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把握的四个“度”[J].才智,2017(3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