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改造中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0期   作者:周剑
[导读] 本文主要围绕公共建筑改造中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周剑
        杭州首创奥特莱斯置业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1401
        摘要:目前,我国公共建筑的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多,但是,在对公共建筑进行改造过程中,没有考虑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能源消耗与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导致公共建筑的室内舒适度大大降低,因此,必须采用绿色建筑技术解决目前公共建筑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公共建筑改造中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共建筑;绿色建筑技术;节能改造
        一、绿色建筑技术
        现代工程建设中应用的绿色建筑技术主要源自于可持续发展理念,该技术是传统建筑技术的升级优化,而并非是相互独立的关系。该技术融合了多种新型节能技术,如果按照技术难度的等级进行划分,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包括高等级技术、适宜等级技术以及低等级技术。高等级技术是指在工程建设初期直到工程施工结束期间,应用高新施工节能技术、构造方式以及新型环保材料等完成建设工作,其技术导向性较强。适宜等级技术是指在满足工程建设预算和功能需求的基础之上,将高等级技术和低等级技术进行适当融合应用,以优化技术的适用性。低等级技术是指应用在小型公共建筑中的新型绿色节能技术,这种技术具有一定局限性。
        从上世纪开始,人类就已经开始面临能源危机和愈发恶劣的环境问题,绿色建筑理念逐渐被人们重点关注。部分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的环保节能政策,鼓励建筑工程在建设期间应用环保材料和绿色技术工艺,尽量降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能源浪费和不必要损耗。起初工程设计人员会将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在独立住宅建筑施工中,后续逐渐将设计重点转向公共建筑等大型建筑工程当中。
        二、绿色建筑技术在公共建筑改造中的应用分析
        1、在建筑节地设计与室外环境改造中的应用
        公共建筑中的节地设计主要是指对建筑所占土地面积进行科学规划,尽量优化建筑土地的整体利用率。与此同时,对于公共建筑建设期间占用的室外空间要进行有效保护,确保建筑工程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生。
        2、在建筑外墙改造中的应用
        建筑外墙结构是公共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外部围护结构,具有隔热保温、挡风挡雪等功能,能够尽量减少室内室外温度差距,避免产生较多热能传递损耗,从而降低室内暖通空调系统的整体能耗,外墙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占据的比例较大,为此在公共建筑的改造建设过程中,对于墙体节能改造是非常重要的控制要点。对于建筑墙体来说,节能改造的方式主要是合理应用墙体保温技术。公共建筑建设过程中应用的墙体保温技术主要分为三类,分别有墙体自保温技术、墙体内保温技术以及墙体外保温技术。
        传统施工中应用的部分保温材料存在有毒有害且易燃等问题,此类保温材料不但不能满足环保要求,还容易引发火灾,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当前在工程建设中大量引入了新型绿色墙体保温材料,常见的包括无机保温砂浆外墙保温材料、岩棉板外墙保温材料、超波真空绝热板材料、轻质发泡陶瓷保温板材料等等。各种绿色保温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一方面优化了工程保温系统的防火性能,延长了墙体保温的使用年限,还大大降低了整体碳排放,避免了不必要的能源损耗,与此同时,此种材料价格低廉,使用安全,无毒无害,能够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墙体保温系统,保温效果更加突出。


        3、在水资源节约与利用中的应用
        公共建筑建设期间会用到大量水资源,传统建筑工程使用的水资源在应用之后会作为污水被集中排放到处理设备当中,然后统一流放到外界指定区域,这种方式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无形之中还升高了建筑施工的整体成本。在此过程中应用水资源节约技术,能够最大程度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水资源的多次利用,例如,建筑工程基坑施工过程中抽取的地下水资源可以进行集中收集,后续将其应用在混凝土搅拌施工中,由于地下水实际温度较低,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还能起到有效降温的作用。此外,施工现场还可以应用雨水收集器,将现场的降雨通过收集器进行集中储存,用于清洗现场的尘土或者施工设备。对于施工期间产生的污水,可以采取沉淀或者过滤等净化处理方式,用于泥浆生产等施工环节,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
        4、在建筑门窗节能改造中的应用
        在公共建筑工程的整体结构中,建筑物的门窗结构往往是工程保温隔热系统的薄弱环节,该部分结构也是导致冬季和夏季室内能耗持续增加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查可以发现,通过建筑门窗结构损耗的能源大概可以达到50%左右,为此必须采取相应节能技术实施有效控制。在夏季时,室内通常会采用空调制冷系统,一般来说,如果门窗面积所占比例越高,空调系统整体负荷就会越大,进而消耗更多能源,为此,门窗比例设计尤为重要,设计人员必须注重该环节的节能设计。此外,门窗五金件、密封胶材料以及窗框材料的组合选择也比较关键。设计人员在进行门窗设计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合理设置窗墙比例,还要满足室内采光需求,结合建筑层高和空间朝向进行科学设计。门窗结构的密封处理和防水设计要格外注意,避免出现热桥连接等问题,确保门窗的保温效果。
        5、在建筑空间改造中的应用
        对于公共建筑来说,确保建筑工程空间布局设计的合理性,能够显著提升建筑室内及室外的采光效果,以及空气循环质量。在节能改造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优化建筑室内空间的组合设计,植入功能腔体结构,改善空间结构形体。
        6、在建筑屋顶改造中的应用
        通常情况下,公共建筑的屋顶结构处于长期自然光照环境当中,如果在冬季还容易出现积雪的情况,为此,想要做好公共建设屋顶节能改造,建筑施工单位必须做好建筑顶面结构的保温处理和隔热处理。避免施工中由于处理不当导致室内出现冬冷夏热的问题,影响建筑用户的居住体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可以利用顶面光照节能技术,采用具有良好隔热性的材料用于屋顶的施工处理,此外,屋顶部分使用的材料还应具有防潮功能和保温功能,屋面要分别设置隔热保温层和防潮层结构。此外,还可根据实际节能需求在屋顶部分设置太阳能板,借此吸收屋面部分的太阳能能源,为建筑物提供能源支持,减少电力损耗的同时还可为建筑物外部的排风扇装置提供动力能源。为了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建筑施工人员还可在建筑屋顶部分种植蔬菜花草等绿植,绿色植物能够与屋面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优化建筑周边空气的同时,还能够起到散热保温的功效,充分发挥其绿色节能的优势,但是在楼顶进行绿植种植的时候,必须要做好房屋顶部的防水防潮处理,避免后续绿植灌溉过程造成房屋顶部渗漏等问题出现。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公共建筑的改造过程中,绿色建筑技术可以有效实现建筑节能、节材、节水和室内环境质量提升。建筑改造中应用绿色建筑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建筑的能耗,提高建筑的室内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天予,屈蓉,刘达.基于绿色建筑技术的公共建筑改造方法探索[J].绿色环保建材,2020(08):28-29.
        [2]贾军.基于绿色建筑技术的公共建筑改造策略[J].粉煤灰综合利用,2020,34(01):109-113.
        [3]周泽.绿色建筑技术在公共建筑改造中的应用研究[J].河南建材,2020(01):100-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