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中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探究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0期   作者:纵艮鹏
[导读]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各种自然资源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纵艮鹏
        中煤第七十一工程处有限责任公司,安徽 宿州 234000
        摘要: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各种自然资源的需求也逐渐增加。然而,当下我国采矿业的工艺技术、设备条件等都与先进国家存在比较大的现实差距,部分采矿工程中所使用的工艺技术相对较为落后,实际的开采能力和煤矿的利用率难以达到建设和发展的需求,引进现代化采矿工艺技术志在必行。本文首先阐述目前矿山采矿工程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然后结合矿山采矿工程的采矿技术,提出矿山采矿工程中存在的安全管理措施,旨在为促进我国采矿工程施工水平地提高提供参考。
关键词:采矿技术;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1现行矿山采矿工程中的安全管理问题
1.1缺乏安全意识
        在各种大型开采工程中,一直以来,国家都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并且颁布了多项措施和法律法规来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但在现在的开采过程中,仍然存在安全意识淡薄的现象,部分采矿企业对安全生产不够重视,忽视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认为开采过程中一般不会出现问题,心存侥幸,或者是认为只要不发生重大矿难就是安全的。企业对于开采工程中的细节不够重视,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不仅忽视了细微处的隐患,甚至还可能存在违规操作的情况[1]。如果企业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充分,忽视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这种思想就会逐渐传递给现场工作人员,由此引发安全事故,造成效益损失,严重的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给工人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1.2操作不规范
        在矿山采矿工程中,规范的操作流程至关重要,只有严格执行了规范的生产操作,才能将安全管理落到实处。如果没有使用规范操作,很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发生,例如在对巷道进行挖掘或在煤炭的开采过程中,如果存在操作不当的现象,或者未按照操作说明进行规范操作,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事故。据统计,在煤矿工程中,多数安全事故都是由工作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的,一方面影响了开采进程和生产效益,另一方面也给工人生命财产带来了损失,其中由于违反安全操作规则而造成的对工作人员的身体伤害较为常见。例如在工程中处于粉尘浓度较高的情况下,由于没有遵守安全操作规则,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不到位,就容易吸入大量粉尘,引发尘肺病,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2.1硬顶板开采技术
        硬顶板开采技术是一种矿产资源的开采控制技术,开采人员在实施操作的时候会利用低压操作原理和埋深原理来实施,通过使用水力压裂技术形式能够实现对倾斜顶板的有效处理,由此在最大限度上确保开采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会减少工程开采过程中坍塌和褶皱问题的发生。
2.2露天开采技术
        露天开采技术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能够实现开采矿体的有效分离,且在具体开采操作中会按照一定规范的标准进行,由此使得开采工作变得井然有序。从实际操作上来看,露天开采技术对机械化设备的先进性有着比较高的要求,需要相关人员在矿产资源开采管理中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需要注意的是,露天开采技术不适合应用到铁矿规模不大的矿区。
2.3倾斜矿体开采技术
        第一,缓倾斜矿体开采。缓倾斜矿产的开采适合应用在倾斜程度低于25度的矿山中。在具体开采操作中对于矿体厚度为中等级别以及岩体稳定的地区可以应用房柱采矿操作技术。在具体采矿操作的时候需要根据岩体的力学属性来确定矿柱的大小和使用连续性。第二。急倾斜矿体的开采方式。对于度数超过40度的急倾斜矿体,在实施操作的时候如果矿体属于一种中等厚度且岩体等级达到中级以上的时候,在矿产开采的时候可以选择分段空场采矿的操作方式,将采矿分段的高度控制在9m到20m之间,矿产资源的开采间隔距离控制在1.2m到3m之间。另外,垂直漏斗后退矿产资源开采方式也是一种新型的急倾斜矿体开采技术,该技术基于球形药包爆破原理,借助漏斗爆破距离比较远的特点来提升矿产资源的爆破效果。


2.4填充开采技术
        从矿产资源开采管理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填充开采技术是综合使用和配比砂石、水泥、膏体的一种技术形式。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考虑到我国地形条件的复杂,有很多地区是不适合矿产资源开采的。而将填充技术应用到矿产资源开采中则是能够有效提升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率。比如在急倾斜稀薄山体矿脉开采的时候要选择使用地下采矿技术形式、露天开采技术形式,而辅助使用填充开采技术能够有效弥补以上开采技术的应用局限。
3矿山采矿工程中安全管理措施分析
3.1转变管理理念
        针对矿山采矿工程的安全管理,我国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但在落实方面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主要原因是煤矿企业缺乏安全管理意识,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将利益的提升放在首位,对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生产安全是头等大事,为了保证矿山采矿工程的顺利进行,企业首先应该转变观念,抛弃传统管理理念,加大安全意识的科普力度,借鉴学习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结合实际情况对现有管理模式进行升级,以适应当代煤矿工程发展的需要。
3.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开展安全采矿工程的首要条件,一套完善的矿山采矿工程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应该包括以下两个环节,一是规范的操作规程,二是严格地考核管理制度。其中操作规程主要是指在工程中,对于一系列操作的规范的、科学的、安全的规定,是工人实际施工作业的重要依据。考核管理制度是指定期对实际生产施工中的流程和操作进行检验、考核,确保操作规程的落实,保证操作规程的顺利实施。两个环节相互结合,密不可分,可以有效保证施工作业的安全性,落实工程中的安全管理。
3.3明确安全生产和效益获得的关系
        第一,采矿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明确整个企业施工经济效益和企业安全管理的关系,将工程的施工安全和工程的施工效益联系在一起。同时,企业在制定好施工管理制度之后还需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细节进行规范和检查,从而在确保整个企业生产安全的同时提升整个工程的施工效率。
3.4提升安全科技水平,避免出现因为通风不顺畅导致的窒息灾难
        采矿工作一般会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中进行,在这样的环境中也会对采矿技术的应用提出比较高的要求,需要企业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为了能够提升采矿的精准性,还需要采矿管理人员强化对采矿安全生产的研究,将一些先进的技术形式和工艺应用到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地下矿产资源开采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因为空气不流通而出现的窒息问题,为此,在采矿工作中还需要引入先进的通风设备。
3.5提升整个企业的安全科技水平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对于采矿企业发展来讲通过提升采矿工作的技术水平能够更好地规范采矿工作的开展。为此,在采矿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企业仔细审查采矿安全生产工作内容,并在采矿生产的过程中积极推广先进的采矿工艺技术形式,优化采矿施工管理。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的进步发展促进了采矿行业的发展,但是从实际操作上来看由于采矿工作环境的复杂、涉及工艺技术的众多,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为了能够提升采矿工作效率需要有关人员结合工地的具体条件来选择适合的采矿技术,并在施工的过程中做好采矿安全管理,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更好地提升采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更多保障支持。
参考文献:
[1]蒋万飞. 分析矿山采矿技术中的安全管理问题[J]. 世界有色金属, 2018(3): 65-65.
[2]袁富敏, 李志榜. 分析矿山采矿技术中的安全管理问题[J]. 世界有色金属, 2019, 000(009):47-48.
[3]龚华平. 矿山采矿技术安全管理问题探讨[J]. 低碳世界, 2019, 009(006):94-95.
[4]姜威. 分析矿山采矿技术中的安全管理问题[J]. 中国金属通报, 2019, 000(011):276-2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