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0期   作者: 朱兆娜 王菲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利水电是造福我国人民的重点基础建设工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朱兆娜 王菲
        山东临沂水利工程总公司, 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利水电是造福我国人民的重点基础建设工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水电是清洁能源,也是新能源,将水的势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当中,不会产生任何的污染。然而水利水电的建设过程当中却难度非常大,就要相当庞大的建筑体系,因为水利水电建设事关重大,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关键词:水利水电;安全管理
        引言
        水利水电的建设是我国社会的经济命脉,直接影响了我国大规模电力使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内水电开发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科学技术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核心推动力。因此,施工技术是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施工管理措施也是进一步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关键。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1.1保证工程质量
        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包含丰富的知识和技术,工程周期长,施工过程复杂。因此,良好的施工管理可以保证各个过程之间的有序建设和有效协调,从而提高项目的整体质量。同时能对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避免一些违反施工要求的行为出现,这也为工程质量的保证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1.2提高经济效益
        良好的施工管理可以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因为在施工过程中,科学合理的施工可避免重复施工或返工,能有效节省施工成本。良好的施工管理可以充分保证工程在预定的时期内完工,避免工程延误等情况发生,从而降低工程额外的费用支出。同时,科学的施工管理可以合理配置建筑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避免浪费工程资源。此外,良好的管理可以确保项目的质量,降低项目的维护成本,并提高整个项目的经济效益。
        2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的因素
        2.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的规章制度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的部分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只有施工建设条例,而没有一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相适应的一整套管理制度,这样在管理制度上的缺位会导致很多实际操作当中的无序。管理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当中不能明确自己的管理职责,实际操作人员在施工过程当中不能找到依章操作有效的依据。所以导致实际操作人员状态散漫,施工容易出错,管理人员权责不清,导致管理缺位。在我国水利水电施工过程当中,还存在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就是管理人员身兼数职,无法做到权责明晰。通常管理人员不光要负责整个施工进度的监督,而且还要负责员工的培训和安全施工的检查,而往往这种一身多职的情况会导致施工进度被拖延、施工质量受影响。
        2.2现场人员的安全意识欠缺
        人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处于主体地位,在不安全因素中人也是主要因素。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一些安全管理人员与现场施工人员存在安全意识薄弱的问题,往往心存侥幸,而安全管理的岗前培训工作也没有真正得到落实,技术交底工作也流于形式,当施工现场遇到突发状况时现场人员无法及时做出反应,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欠缺。有些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时没有做好自身防护,比如不戴安全帽等。还有些工人由于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等原因出现过度疲劳,容易造成操作上的失误而发生危险。
        2.3水利水电建设施工过程当中监理措施应该改进
        水利水电工程要么一般施工周期长、投资巨大,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对施工质量的要求必须十分的严格,必须在建设过程当中严格的监督管理,这样才能使项目得到有效推进,并且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和国家的生命财产安全。

但是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我国很多的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项目并没有设置相对应的监理人员,或者是监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在施工过程当中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3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措施
        3.1建立完善的施工技术及管理体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正经历着很大的挑战,世界各国正积极响应国际组织的号召,一切为了人民而发展。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需要很大的投资力度,因此如何提高生产效率也是工程建设的主要难题。管理体系的完善不仅能够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也能给投资商带来很大的经济利益。体系的建立离不开现实的环境和人文的影响,只有结合自身发展的需求,才能使管理体系更好地发展。制定可行的管理方案和奖惩措施,使责任到人,激发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明确自身的责任意识,才能使整个施工过程更加顺利地进行。
        3.2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
        安全责任意识是每一个工作人员对待施工工作的基本态度,关系到工程安全落实的细节之处。提升每一个参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项目质量安全管理的基础保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单位必须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强化所有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采取教育培训、知识讲座等方法,使施工人员和监管人员认识安全责任意识的重要性,明确安全管理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重要意义。首先,施工单位需要认识到强化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使其从思想意识上保证施工过程中要严格依据施工章程和安全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从而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性。施工单位可以通过教育、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等多种方式并举,最大限度提高施工人员在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能够自觉配合监管人员顺利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同时,作为监管人员也要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不断学习与实践,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做到高质、高效、高水平地开展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
        3.3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技术监督
        现场操作的每一个岗位经理和实际操作人员,都必须通过相应的技能培训和严格的职业考核,只有通过考核的人员才能上岗,并且在上岗之后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对施工技术进行两次及以上的专门复核工作,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返工,并且重新参与培训,合格后才能独立上岗进行操作,以避免因为小的操作失误而造成重大安全隐患。在每一段项目的施工进度结束之后,要有相关的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记录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
        3.4提高工程施工人员的素质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在具体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施工队伍的建设以及管理。水利水电工程涉及到的项目种类比较多,比如地质环境、工程施工、机电设备等,要加强对施工一线工作人员定期或不定期理论知识及施工技术的学习培训,尤其是要针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或者难点进行专项的讨论会。要通过对优秀管理人员的选拔、专业知识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施工技术分享会等方式,不断提高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政治素养。此外施工单位还需要加强现场管理工作人员法律法规及政治文化的学习,使得工程管理人员在具体的学习及实践中,从多方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结束语
        要想让水利水电工程发挥应有的作用,就要时刻保持对相关技术和管理制度的完善,保证工程的合理性和实用性。运用新技术和新思维为工程的发展带来进步效果,同时要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创新,用自身先进的想法去进一步完善社会的进步性和工程先进性。以施工技术的提高和管理制度的完善,来进一步推动我国水利水电技术的发展,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社会成效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严耀庭.关于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策略分析[J].水电水利,2019(12):1.
        [2]卢永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措施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0(01):161-162.
        [3]林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措施探析[J].科技风,2019(25):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