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坚华
摘要:随着土建工程项目的发展,人们对深基坑支护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中要加强对技术应用策略的重视,确保技术运用的精准性、合理性。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就极易造成对建筑整体结构的破坏,影响建筑的质量安全。基于此,文章对土建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究,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施工技术参考。
关键词:市政施工;深基坑支护;基坑支护施工
引言:
城市中的建设用地被大量开发而趋近于无,迫使土地资源的利用向空中和地下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度达到50米以上的建筑并不少见。地下室等地下工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往建筑物的地下部分仅有一到二层,现在已经发展至五至七层,深度可达地下30米。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基坑的开挖及其支护施工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先进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可以为深基坑开挖提供安全保障,为主体工程的顺利施工打下基础,由此可见,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工程建设领域之中有着重要的特殊地位。
1深基坑支护施工的技术要求
1.1基坑深度大
当前,各地土地资源是有限的。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程度越来越高,地下工程越来越成为满足社会对土地资源利用程度的重要手段。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动辄20米以上深度的深基坑越来越多。而且可以预见,按照现有趋势,建筑工程的基坑深度只会越来越大。
1.2施工条件复杂
如今,随着施工条件日益尖锐,越来越大的基坑深度使得施工条件变得复杂,深度超过20米以上的基坑开挖及其支护,必须要比浅基坑更多地考虑地质条件、地下管线、地下水以及周边建筑等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大增加了施工难度。
1.3安全生产责任更加重大
由于深基坑开挖及其支护必然会对施工现场的地质环境造成更大的影响,复杂的施工条件也会对安全生产造成更大的挑战。事实上,深基坑施工中,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其严重程度也往往会比浅基坑更加严重,救护难度也更大。
1.4技术要求更加严格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之间地质条件差异巨大,深基坑的深度对于技术要求提出了更高要求,施工经验不能简单照搬照抄。施工单位必须对深基坑现场进行细致的现场勘查,科学选择施工技术。
2市政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2.1准备工作不够充分
在市政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是非常常见的一项技术手段,但也正是由于其使用率比较高,导致很多施工单位忽视了其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准备工作是支护技术运用的关键,只有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充分掌握了建筑周围环境的信息,才能制定更加完美的技术施工方案[1]。但如果没有做好准备工作,就会导致施工设计与实际施工不符、施工进度不合理、施工资源匮乏等问题,严重损害土建工程的技术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同时还会对土建工程的经济效益造成不利影响。
2.2实际施工脱离施工设计
当前,在许多土建工程的施工中都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实际施工与施工设计不相符,在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中这一问题同样存在。施工工人由于图纸审查不清、技术能力限制等原因,在实际施工时并没有按照计划好的施工设计进行,导致支护技术的规范性、合理性以及与建筑的适配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进而其支护作用也难以发挥。此外,一些设计人员在对深基坑支护技术进行施工设计时没有进行实地考察,仅凭借经验和场地图片就盲目开展设计,致使设计脱离实际,且不符合施工规范及相关标准。
2.3对支护施工重视不够
由于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只是建筑工程体系中的一项辅助技术,建筑企业出于成本等方面的考虑,较少留意支护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等,也造成了施工人员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不够了解,在施工过程中带来各种问题,影响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
2.4安全保障不到位
地下土质情况的不确定性、土层应力变化情况的突然性、地下水的水文情况的复杂性等等,都给深基坑支护施工的安全保障带来了巨大挑战。一旦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对于工程质量、工期、造价乃至涉及工程各方的相关单位和施工人员的信心等都会造成严重打击[2]。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忽视安全生产,接受安全交底不到位、安全生产培训不到位、专职安全员配备不到位、安全生产设备不到位等各种原因造成的安全生产事故仍然屡见不鲜。
3市政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措施
3.1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的应用
在土建施工中对地下连续墙的具体应用主要是在泥浆护壁的情况下利用成槽设备对建筑工程的地下结构边墙进行开挖,当挖槽完成后,将已经制作好的钢筋笼放置其中,采用导管法对已经挖好且放好的钢筋笼进行混凝土浇筑,这样就会形成一个单元的地下连续墙墙段,之后利用同样的方式对其他墙段进行施工,而各墙段之间的接头方式则采取特定材质的接头进行,进而就可以构成一道连续并封闭的墙体。对于完工的地下连续墙还需加上支撑或锚杆结构,有效发挥地下连续墙的承重作用。
3.2土钉支护技术的应用
首先,对土钉支护技术进行实际施工之前,应对其开展土钉抗拔试验,检测所用土钉材料的拉拔力是否满足施工需要[3]。其次,对基坑坡面进行开挖,并确保破面的平整性,将土钉打入土体之内,再次进行挖土作业,并将第二层土钉打入,根据钻孔的深度确定注浆量和注浆力度喷射第一层混凝土,绑扎钢筋网并喷射第二层混凝土,使得土体、土钉以及钢筋网、混凝土相结合,从而完成对深基坑的作业。
3.3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
对于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实际施工应用,需先进行测量放线工作,确定桩位符合建筑施工要求,对作业面进行清理平整,确保钻孔机的正常运作。之后埋设护筒,其深度应由施工设计确定,但埋设是必须使其护筒中心线与桩体中心线相一致,避免出现倾斜问题[4]。将桩机固定后,按照固定比例配置护壁泥浆,并制作合适尺寸的钢筋笼,同时开始钻孔施工,对钻孔开展清孔工作,检验其孔径、孔深等是否满足建设需要,待确定无误再将钢筋笼对准孔位放置进去。最后将导管放入其中并调动合适位置,开始混凝土浇筑工作,浇筑完成后对桩体进行检查。
3.4高压旋喷桩技术的应用
高压旋喷桩技术是指利用钻机将注浆导管钻进施工设计的固定土层位置,然后借助高压机械将配置好的注浆以高压射流喷至土体内,与土体进行搅拌混合,并持续提高钻杆,确保注浆与土体更好地融合,待浆液与土体凝固之后,就会形成一个圆柱形的旋喷桩固结体。该技术根据喷射方式的不同,还可以具体分为三种:(1)单管法,只喷射水泥浆。(2)二重管法,喷射水泥浆和空气,并且在气流的作用下,其最终形成的喷桩柱固结体更大。(3)三重管法,不仅喷射水泥浆和空气,还喷射水,利用高压水流以及高压气流,有效提升水泥浆和土体的凝固强度,具有更好的承重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已经成为建筑工程领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同时也是一项存在较大发展空间的关键技术,仍然需要不断发展完善。找出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讨论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促进技术发展,可以为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添砖加瓦,推动整个行业走向更高的高度。
参考文献:
[1]黄辉. 市政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及施工要点分析[J]. 江西建材,2019(12):191-192.
[2]马俊杰. 探讨当前市政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施工存在的难点与解决对策[J]. 四川水泥,2019(12):322.
[3]张敏,高洪亮. 市政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探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3):254.
[4]吕达. 道路桥梁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3):128-129.
段坚华:
作者简介:段坚华(1988.07.12—),男,汉族,本科学历,主要从事市政道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