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宇航
陕西空港城市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咸新区空港新城 712034
摘要:市政工程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多,处理工艺复杂,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就当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来看,其种类较多,这要求市政施工人员在技术选择时要有针对性,根据施工特点科学选择,以此保证软土地基处理质量。
关键词:市政工程;软土地基;技术应用
引言
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经常会遇到软土地基情况,鉴于软土地基自身的特殊性,因而对其施工技术有着更高的要求。近年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在保证市政工程质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先对软土地基特性与处理原则进行分析,进而着重对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作以阐述,期望可以为相关的市政施工单位和从业人员提供建设性意见。
一、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一)缺乏相应的检验手段,在市政工程施工处理时虽然可以借助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对实际的施工环境加以优化,但在某些重要环节的处理上因为缺乏针对性的检验技术,导致实际处理质量不可控和不明确。
(二)针对性亟待加强,虽然现阶段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不同的市政工程建设中均有所应用,但其实际应用的针对性有所不足,实际应用存在盲目性,无法针对具体的工程施工特点选用适宜的处理技术,实际应用效果受到限制。
(三)地基处理质量没有与地基处理技术相挂钩,而是与市政施工单位的能力和施工机械先进性保持一致。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市政工程应用中具有显著的意义,其可以提升市政工程施工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但如果实际处理不当极易引起一些安全事故。比如在施工前期的软土地基勘察过程中,如果没有明确掌握软土地基的特性,缺少针对性处理,就会对后续施工方案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产生很大的影响。另外,有些施工路段已经确定为软土地基但却没有进行针对性处理,就会导致路堤和建筑物失去平衡,严重时还会出现下沉等安全隐患。
二、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
(一)髓换技术
这种技术也被称之为换土垫层法,主要是借助人力、机械设备或其他方式清除路床顶面以下一定范围内的松软土层,将砂碎石、山坡石和改良土等分层置换。实际研究发现,髓换技术在软土厚度小、路基填土高度不大、不存在硬壳层的市政工程路段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增强软土地基的密实性和承载力。
(二)浅层处治技术
浅层处治技术在软土地基处理应用中十分广泛,具有很强的适用性。特别是在市政工程深度为5m以下的软土地基,可以通过综合处理或者表面单一的方式提升地基整体的压缩模量和抗剪强度。另外,地基在上部荷载作用下可以提升地基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以此满足地基对沉降的处理要求。
(三)沙石挤淤技术
此技术常用于湖泊沉积、河滩沉积及有水的湖塘河底等,地基表面不存在硬壳,应用效果显著。如果采用这种技术进行软土地基处理,则要充分考虑沉降问题,因为沙石挤淤时因为沉降作用不一,导致地基下部会残留部分软土,施工完成后极易出现不均匀的沉降现象,因而在使用时要特别注意。
(四)排水固结技术
软土地层含水量高、地层不稳定的特点为排水固结技术应用创造了条件,排水固结技术的处理原理是在软土地层中设置排水管道,对软土地基边界加以改善,排出孔隙中的多余水分,以此提升软土地基稳定性。就目前应用情况来看,排水固结技术主要包括三种,即砂井堆载预压法、真空降水预压法、降水预压法。
砂井堆载预压法在透水性小的饱和黏性土地基中应用十分广泛,此种方式可以有效压实土质颗粒,提升地基抗压强度,并且可以加快土体固结。降水预压法的处理重点是借助井点抽水降低地下水位,增强土体的自重应力,实现预压目的。这种处理方式不会因为孔隙压力增大而对地基造成破坏,在提升施工效率方面也有显著的优势。真空降水预压法是在软土地基中放置塑料排水板,并且在地面铺设一定的砂垫层,然后在砂垫层的上面覆盖密封膜,将其与大气隔绝,埋到吸水管道中,利用真空装置抽出内部空气,实现固结固压的目的。不过这种处理技术在地基处理要求高的工程中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在市政工程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并不常见,其处理技术需要进一步完善。
(五)粉喷桩技术
粉喷桩技术是软土地基处理中常用的一种化学手段,这种手段可以促使软土地层发生变化,实现平整地基、提升地基密实性的目的。在具体软土地基处理中,需要将水泥粉、石灰粉等加入到软土地层中,期间进行不间断地搅拌,基于水泥粉和石灰粉的吸收性能,可以将地基中多余的水分予以吸收,并且可以与周围土层中的物质形成固体化合物,以此来提升土地层的稳固性。为了有效保证处理质量,在利用粉喷桩技术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时,需要重点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在施工开始前,施工人员需要先做好施工区域的土地平整工作,对粉喷桩机位置做到全面检核,保证粉喷桩机始终保持在水平状态。
2搅拌过程中要保证水泥粉和石灰粉可以充分地混合,主要可以采取间接方式进行,此期间不仅要不间断地搅拌,而且要对软土层内的变化情况加以观察,一旦发现水泥粉和石灰粉混合情况不佳,则要立即采取措施增强混合度,以此保证可以吸收更多的水分,提升市政工程施工质量。
(六)垫层技术
垫层技术处理时需要在软土地基上垫一层特殊性质的隔离材料,然后在铺设的特殊材料上开展后续的施工工序。因为软土地基透水性能不好,地表没有坚硬的外壳,所以一般选择垫层材料都会以砂石材料为主,坚持就近取材的原则,如果施工附近有山,可以利用山坡石头废料,或者可以利用工厂所产生的废弃石渣等材料。鉴于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级配,应用到具体的软土地基处理中不仅可以起到良好的处理效果,而且可以节约施工成本,是一种经济性高的处理技术,在市政工程软土地基处理中应用较为广泛。
(七)硬壳层补强技术
这种处理技术重点应用在沙性软土、湿陷性黄土、路基高度较低、黏土硬壳层下卧等软土地基情况中,处理时可以采用冲击压实与夯实、振动碾压等方式对硬壳层的厚度及物理学性质作出改变。实际应用发现,这种处理技术可以很大程度上起到稳定软土地基的作用,而且可以节约施工成本,极大地拓展了应用范围。
(八)其他类型的处理技术
在使用浅层处治技术时为了更好地提升软土地基处理的稳定性与有效性,可以配合使用土工布加强技术,先在软土地基表面铺设粗砂,然后将事先编制好的土工布覆盖在上面,发挥土工布调整路基应力的作用。在使用此基础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一点是要将路基边缘的杂填土和地表耕植土全部清理掉,避免其对地基稳定性造成影响;第二是要严格控制好填土速度,如果地基填土速度过快,而地基沉降与固结还没有完成,此种状态下必然会导致地基出现失稳破坏,而如果填土速度过慢,又会对整体的施工进度产生影响。因此,在施工处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规范,合理控制施工工期和流程,科学管控路基填筑速度。
结束语
综上述,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工程迎来了新的发展,但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软土地基情况,软土地基本身具有很强的特殊性,不同的软土地基性质不一,有针对性地选择处理技术至关重要。因此,对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十分有必要。
参考文献
[1]分析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相关研究[J].李萍.王龙.??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6)
[2]关于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相关研究[J].朱荟.??散装水泥.?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