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园林工程中地被植物选择与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0期   作者:方权永
[导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确实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高。
        方权永
        诚邦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确实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高。但是,伴随而来的还有环境问题以及能源的持续消耗,这两个问题对城市的经济发展以及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都有较大的影响。在现阶段,国家推行了各种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进而达到缓解环境污染以及能源短缺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经济建设中,园林工程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该项工程不仅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还可以将环境问题有效改良。在进行建设时也可以最大程度上的将环境破坏的程度进行降低。由此可见,园林工程已经愈发重要。其地被植物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可以让整个园林工程呈现丰富多彩的形式,还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然而,在进行选择时,由于植物都会受地理环境等各要素的影响,因此,进行植物材料的选择需要根据施工环境、要求进行具体选择。
        关键词:园林工程;地被植物;植物选择;施工技术
        引言
        在城市化进一步加深的过程中,城市的规划建设,已经离不开园林工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将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使城市居住、生态环境有效改善。而进行有效的植物搭配,不仅可以丰富植被的类型,还可以改善单一植物所呈现的枯燥、乏味、观赏性能较差的问题。地被植物,其种类呈现多样性,同时还可以实现季节性的开发,色彩丰富,在园林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建设时,将地被植物与乔灌木、园林小品等共同构筑园林景观,从而使园林工程更具有观赏性。但是,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具体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对其地被植物的生长特性进行研究,使植物选择具有合理性、科学性,进而拥有较好的经济性、生态性以及观赏性。
1、地被植物概述
        地被植物在广义上可以定义为,只要能够对地面进行覆盖的植物都可称为地被植物,可包括藤本、半蔓性灌木、草本植物等。而狭义上的定义,则主要针对的是枝叶密集、低矮且成片栽植的,同时还具有非常强的扩展能力,实现有效覆盖的这类植物,包括了蕨类、藤本以及灌木植物。对比草坪植物,其在颜色种类上较为单一,地被植物,则具有更加丰富的色彩。与园林的其他植物进行有效组合,从而构成具有自然形态的植物群落。
        根据其植物生态习性进行划分,则可以分为草本,藤本以及蕨类植物等类型。草本植物则包括了二月兰、麦冬、鸢尾、孔雀草等,这些植物繁衍能力较强,同时可在次年可实现自动播种萌生,降低后期养护成本。而藤本植物,则是指金银花、常春藤、地锦等。这些植物具有非常好的覆盖作用,特别是爬山虎,可以让建筑呈现良好的景观作用。而蕨类植物则主要指的是凤尾蕨、肾蕨、铁线蕨等,这类植物的生长环境主要是在较阴暗的环境,可以广泛种植于林木之下。
        而按照观赏的特点进行划分,可以分为观花、观叶、观果、芳香类、常绿等类型。比如天门东、常春藤等,这些植物四季常绿;而一叶兰、八角金盘等,这些植物具有非常高的观叶效果;地被菊、葱兰等主要是属于观花植物;火棘、南天竹等则用以观果;而铃兰其本身的芳香,可以弥漫在园林空间内。
2、地被植物选择原则
2.1景观营造需求
        地被植物,其中的大部分都可以起到覆盖地面的作用,同时还具有较高的观赏效用。然而,在对其植物进行管理时,也会面临部分植物生长稀疏、管理难度大等问题,进而不能形成非常好的园林景观。比如,在进行地被植物的选择时,会由于植物选择不当,导致该植物的整体成活率较低,极大的增加了管理养护成本。对此,在进行选择时,必须要根据景观营造的需求,选择一些覆盖能力比较强,密集繁茂,且具有低矮丛生、易养护、耐修剪、生长旺盛的特点,同时其抗逆性和适应能力都比较强的植物。
2.2因地制宜
        在自然界中,许多植物对生长的环境都有各自的要求。若出现与生长环境不符的情况,将会使植物出现大面积死亡的情况,而地被植物同样如此。

面对这样的情况,园林工程的建设企业在选择植物时,需要综合考虑植物的生长适应条件,在搭配园林植物时科学配置,使地被植物与其它绿化植物有效巧妙的融合,进而构建起健康、稳定、科学的生态循环系统。比如,绿化乔木且繁茂程度较高的空间,选择耐阴较好的地被植物,比如杜鹃、二月兰等。
2.3满足园林整体规划要求
        在对其进行配置与选择时,必须要根据园林的整体规划要求,综合考虑各要素。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园林景观对植物会有不同的选择要求,从而营造出形式各异的景观。比如,在对公园绿地进行建设时,其人流量相对较大,布局要求比较高,同时需要营造的面积比较大,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在很大程度上会考虑构建植物群落。而居民生活的小区,在进行具体建设时,其主要的功能是可以让人们亲近自然、舒缓压力,对此,在植物的选择时,要尽量规避一些彩叶植物以及颜色过艳的开花植物,从而营造出协调、安静、平和的自然景观。
3、施工技术要点
3.1合理的栽植密度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施工环境,以及对应植物的生长习性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相关的施工方在进行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把握好合理的栽植密度。在一般情况下,对于覆盖类型的植物,需要按照1平方米100株的要求进行控制,而对于一些植株较小的植物,则需要根据密度和季节进行双向控制,春夏季按照一平方米65株,在秋冬季则按照一平方米80株的要求。以此类推,不同的地被植物的栽植密度要根据实际需要分别控制。
3.2地被植物选择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根据施工图纸以及设计的要求来选择适当的植物类型,根据具体的规格选择对应的苗木,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优先选择种植袋或盆栽植物的种植。在对苗木进行选择时,可以优先选择枝叶饱满、无病枝且无病虫害的苗木,这样可以将苗木的成活率大幅度提高。地被植物同样如此。
3.3土地平整
        在具体栽植之前,务必要根据其栽植植物的生长环境需要,在施工现场根据环境和地形要求进行土地平整施工,将地面上的杂草、砾石、杂物等有效清除,将种植床整理好。同时为了后期的灌溉养护、栽植管理,也要做好地面的排水工作,避免出现积水情况,从而对其存活率造成影响。在一般情况下,在对种植床进行处理时,可以将其平整成龟背形形状,周围略低,而中间略高的形状,需要注意的是要把握好坡度的处理。
3.4土壤改良
        大部分的施工现场,其土壤多为建筑填方,土壤肥力缺乏,对植物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种植之前,也需要对种植床进行土壤改良。比如,可以在种植床内添加一定厚度的有机肥土壤,同时还可以施撒一些微生物的菌肥等方式。
3.5栽植时间的选择
        在一般情况下,南方和北方的施工现场是存在温度上的差异,因此,不同的施工现场要根据当地的情况,合理选择植物栽植的时间。比如,在南方,为避免强光曝晒,可以在傍晚或早上比较阴凉的时间段里进行植物的栽植,由内到外的栽植方式进行,将地被植物的成活率进行提高。
        除此之外,还包括了地被植物栽植完成之后的浇定根水以及修剪。在栽植完成之后,务必要浇定根水。在其水中按照一定比例混入生根粉,使地被植物可以较快进行生根发育。需要注意的是,在浇水时务必浇透,使地表呈现充分湿润的状态。此外,所有的植物栽植完成之后,需要根据其土壤干燥情况以及天气状况进行浇水、养护等管理,务必根据其具体情况,具体操作。
4、结束语
        在我国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园林工程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同时其重要性将会愈加凸显出来。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对园林地被植物的选择务必要根据对应的选择原则,把握好施工技术要点,从而构造生态适宜,且优美的园林空间,将土壤的利用率进行提高,为城市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李小莹.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6(14):86.?
    [2]魏晶晶.地被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园艺,2013(6):75.?
  [3]黄惠贞. 园林工程中地被植物选择与施工技术[J]. 四川水泥,2020(09):198-1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