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工程造价审计若干问题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0期   作者:明新强
[导读] 工程造价审计是建设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对建筑工程进行监督与核算,检查并审核建筑工程中建筑概念、价格、工程量的真实性与合法性。
        明新强
        阳新县勘建筑设计院 湖北 黄石 435200
        摘要:工程造价审计是建设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对建筑工程进行监督与核算,检查并审核建筑工程中建筑概念、价格、工程量的真实性与合法性。通过工程造价审计,有效减少设计单位、建筑单位出现串通造假、虚列工程、偷工减料、高估冒算等行为。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审计;措施分析
1工程造价控制问题分析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造价控制属于非常重要的部分,只有严格控制造价,才能预防出现成本过高的问题,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目前部分建筑工程企业在造价控制的工作中,只注重施工期间的造价管理,没有在前期设计环节、招标环节以及后期的竣工环节落实造价管理的内容,很容易出现一些造价控制问题,对企业的经济发展会造成诸多不利影响。从实际情况来讲,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贯穿在工程的整个过程,涉及到的内容也很多,主要就是材料、机械设备、安置、人力资源等等,如果不能严格开展这方面的造价管理工作,很容易导致成本增加,不能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这就需要在工程造价控制的工作中,积极采用造价审计管理模式,在工程的全过程严格控制造价,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2工程造价审计程序分析
2.1工程材料以及设备审计
        按照施工图纸以及预算定额等资料,对工程造价材料及设备的费用是否真实,以及差价计算等相关内容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进行全面考察。
2.2过程取费审查
        对结算文件中工程的费用定额、计算方法和计算内容等进行考察,根据结算文件里的规定执行。相关工作人员要了解施工单位的资质和项目有可能产生的费用。
2.3工程量的审计
        工程量审计的主要内容,是建设项目工程量是否可以根据图纸和相关的工程量完成计算审查的任务,确认分部和分项的工程量在计算方面的准确性。
2.4工程施工合同审计
        对施工合同工程标价的合理性以及合同条款的规范性进行审计,以保障工程施工合同的合理、合法。
3建筑工程造价审计问题分析
3.1项目招标阶段
        招标是工程建设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工程项目招标过程中,要始终遵循公正和公开的原则,并维护市场竞争的健康发展。根据目前的市场情况可以发现,在招标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如虚假、贪污受贿。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招标单位要及时对其进行审查,并将其规范性落到实处。其次,要及时了解投标单位资质,以及是否具备完成工程的能力,从而得出更加科学的结论。
3.2前期准备阶段
        工程项目的前期准备是整个方案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有效控制投资方案的一个最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审计人员对项目方案是否可以通过是没有权力干涉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方案制定过程参与度往往不足,就会难以精确估算工程成本,工程项目的规划不够科学,甚至会造成资金浪费,对之后工程的进展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3.3建设后期阶段
        建设工程后期结算时,相关审计人员只是对施工过程以及资料进行总结,之后就开展了工程核算以及总结工作,并没有分析有关工作人员提供的资料是否准确,使得工程结算的数据准确性难以保障,甚至和实际情况出现偏差。不仅如此,有一些审计人员会受到利益驱使违规操作,使工程难以顺利展开,无法发挥优势,也没有办法提供完整的数据信息。
3.4竣工结算阶段
        在竣工结算阶段,施工单位通常会因为工程建设材料不健全、数据被随便修改而产生问题,甚至出现很多不符合合同要求的状况,这些问题都会增加工作的难度和工程量,拖延工期。因此,审计方必须在施工的时候审查现场资料的真实性和合同的可靠性,严格按照合同的内容应对有可能产生的问题。因为建筑工程设计内容众多,在实际管理的时候比较复杂,对施工环节要求比较高,所以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必须深入施工现场,对施工进行全面的分析,得到一手施工现场数据信息,发现工程中存在的隐患以及问题。

在实际中,有一些施工人员不但没有深入现场,而且对各环节的施工管理不到位,这就会直接导致各阶段的管理难以符合相关标准而产生比较严重的问题,审计工作也很难发挥其真正的优势。
4提高建筑工程造价审计效果的措施分析
4.1明确工程造价审计重要性
        工程造价审计广义上包含从项目立项直到竣工结算全过程的审计,狭义上只针对工程结算阶段的审计。由于发包方或招标方对建筑工程监管不当,很多中小型建筑工程忽略了施工前期和中期的造价审计,以减少造价审计的委托支出。不采用全过程委托方式或委托价格便宜但资质与能力不足的造价审计单位,都会导致造价审计缺失,引发成本耗损。建筑工程周期较长,只在结算阶段进行造价审计,无法获取有效审计证据,掩埋建筑工程真相,难以深度挖掘。如果缺少对施工单位的监督与审查,施工单位很容易为谋求最大利益埋下质量安全隐患,出现取费增高现象。
4.2提高审计人员技能素养和职业素养
        作为造价审计主体,审计人员的技能素养是造价审计工作的保证。建筑工程多、资料重、预算和实际存在价差等因素,都会增加审计工作难度,加强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技能素养,具有极强现实意义。另外,也要加强对造价审计的监督与管理,避免受贿、相互勾结等现象出现。
4.3重视信息化档案资料建设
        传统纸质档案资料和信息化档案资料建设要齐头并进。纸质资料会随时间流逝而磨损,查找和管理相对困难;信息化档案资料系统能实时收录决算资料,将大量决算资料保存归档,管理更有效,取用更方便。此外,应重视传统纸质资料的权威性,在实际决算资料管理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两者比重。
4.4合理督促施工
        为了保障建筑工程更加顺利地展开,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施工任务,相关工作人员不但要深入施工现场,对各环节的工程情况进行检查,而且要尽量发挥监督的作用,使工程整体的进度和施工方案相符,更加高效地观察实际施工情况。对整个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偏差要及时纠正,同时分析其实际情况,确保改进措施符合施工标准,防止偏差过大拖慢整体施工进度,影响工程造价的准确性。
4.5重视工程量计算工作
        要保障工程造价的准确合理性,就必须重视整体工程量计算工作。相关审计人员不但要通过合理方式控制整体施工的进度,而且要对工程量有所了解,为工程造价提供更加有效的数据信息。不仅如此,在计算工程量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反复验算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避免计算误差。
4.6加强建筑工程造价审计方法的运用
①全面审计法
        按照国家法规或建筑领域标准,收集数据并审计建筑施工各方面工作,逐一审查工程量、材料造价、人工造价、变更签证等内容,此方法优点是全面、细致,缺点是工作量较大,适用于中小型建筑工程。
②标准图审计法
        以标准图设计或通用图纸为基准,对比预、决算造价,分辨标准和局部差异部分,将审计重点放在局部差异及设计变更部分,重点审查后归整即可。此方法效率高,更减少审计量,缺点是要根据建筑工程实际施工与施工图纸贴合部分而定,如果建筑工程实际施工和施工标准图纸贴合度较差、差异部分较多,将会加大审计工作量。
③分组计算审计法
        简单划分建筑工程,将有联系工程设为一组,以组别进行审计。审计时,知道某一分项工程施工信息,就能大致判断有联系的分项工程信息,具有认知基础,这样以点带面、以少带多,审计工作会相对简单,加快审计速度,暴露审计问题,缺点是缺少全面认知。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审计工作贯穿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监督手段。要对其进行全面的科学分析,并控制整个项目的情况,尽量合理安排资金的分配。对施工情况的真实性进行核实,并及时发现问题,从而提高工程企业的管理水准以及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向娥,刘建莉.对建筑工程造价审计若干问题的思考[J].今日自动化,2019,000(003):P.149-150.
[2]韩胜宾.对建筑工程造价审计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19,000(018):231.
[3]孟凡鹏.建筑工程造价审计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国房地产业,2019,000(016):222.
[4]熊国海.关于工程造价审计的问题及优化措施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33):14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