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管理在港口工程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0期   作者:石国强
[导读] 经济与社会的不断进步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推动了港口建设的蓬勃发展,程项目数量与日俱增。当前,部分先进国家和地区已在港口工程的造价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石国强
        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  300000
        摘要:经济与社会的不断进步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推动了港口建设的蓬勃发展,程项目数量与日俱增。当前,部分先进国家和地区已在港口工程的造价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就我国的港口工程造价管理而言,仍采用较传统的模式,导致工程造价管理仍难以将优质高效的模式运用到具体的港口码头建设中。本文围绕工程造价管理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期对我国港口工程造价管理带来一定启发。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港口施工
        1港口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诸多,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比如,政策性变化、征地拆迁难度加大等导致施工工期延长,工程造价受工程进度影响而增加。(2)自然条件变化。工程因受到水文、地质、气象等因素的影响,施工难度加大,施工方案随之做出调整,最终导致施工造价的增加。(3)设计深度不够。初步设计深度不够往往造成在施工图设计时,建设标准和设备选型的等级过高或配备过多,致使其在施工过程中频繁变更,而工程中对于不同设计阶段的估算、概算和预算,又缺乏系统化、动态化的调整。(4)受到材料设备价格的影响。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材料设备价格波动,进而造成工程造价波动。(5)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如基础资料不足,市场预测能力不够,风险防控能力不足,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等存在一定漏洞,对造价缺乏跟踪核算管理等。
        1背景案例
        某港区拟新建2个十万吨级和1个一万吨级集装箱泊位(沉箱重力式结构),泊位长度为1016m,设计年通过能力125万标箱,合同额约为13亿元人民币。该工程包括港池疏浚、水工建筑物、陆域开山、地基处理、道路堆场、建筑工程等内容,于2016年4月初开工至2019年9月底完工。
        2港口施工中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工程造价管理力度不足
        港口工程施工涉及面广、周期长、施工过程不确定因素较多、干扰较大,特别是近些年来人工、材料等各种生产要素价格剧烈波动,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同时,受制于管理人员的学习背景、个人经验等因素影响,形成了在施工过程中造价管理执行力度不足的现象,导致工程造价无法快速高效地反映出工程成本,给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和纠偏带来造成不利影响。
        2.2工程造价管理意识较为薄弱
        部分港口施工中部分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较为薄弱,主要体现为:(1)没有合理的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管理监督力度薄弱,导致施工管理体系与实际管理之间出现了偏差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人为因素导致管理方便出现了漏洞。(2)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也愈发明显。(3)由于在我国的港口施工中管理人员对工程造价的控制意识较为薄弱,重技术、重实施、轻决策、轻经营、先建设,后结算的现象尤为普遍,严重的阻碍着项目的顺利实施。
        2.3工程新增单价分析能力不足
        由于在港口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多不可预见的问题,因此会无法避免地出现设计变更等情况,这对现场工程造价人员在新设计新工艺的单价分析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但目前的造价人员受到自身专业背景及素质的约束,在单价分析能力有所不足,导致项目成本管理能力下降,管控难度与日俱增。

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原设计采用水下爆破工艺对礁石进行清理,但受到周边村民干扰,水下爆破无法实施,需要调整为无振动的工艺对礁石进行清除。这类变化往往会超出现场造价管理人员的能力范围,因此难以合理计算新工艺的价格,从而给项目推进造成不利影响。
        3工程造价管理的应用方法
        3.1人工成本管理
        人工成本主要指的是项目管理人员、施工人员数量与工种方面的控制,施工企业要尽量避免冗余、人浮于事的现象出现,进而增加人工成本的压力。在港口施工中,人工成本控制是整个施工过程中较重要的工作,所以工程管理人员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按照企业管理制度,明确界定施工人员的责任与工种,建立现场有效的调度机制,及时签证,按月进行统计核算,并及时进行成本控制及纠偏,以确保工程质量与效益的最大化,实现对整体成本的有效控制。
        3.2施工材料成本管理
        工程材料作为整个项目成本的主要的组成部分,是成本管理最核心的环节。这要求工程造价施工人员要合理分类施工过程中结合材料供应表、不同材料的需求及类型,并建立明细台账,严格执行企业采购的管理制度,在确保材料质量的同时,严格控制材料的价格,真正实现对材料成本的有效控制。在工程材料的采购过程中,造价人员还要进行全面的市场调查,及时掌握材料价格,在满足质量要求的前提下选择出性价比最高的材料,并与材料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比如在砂石料等地材的采购过程中,出于对地材价格变动的考虑,造价人员可结合当前市场地材价格浮动的规律、运输距离等因素,选择出运输距离较短、价格合适的供应商。除构成工程实体材料外,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还应重视对工程周转材料等方面的管理。如沉箱的预制过程中大型钢制定型模板,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的钢护筒等均属于特定类型周转材料,应作为成本管理重点。通过合理工序安排,可形成流水作业,提高模板、护筒等材料的周转效率,实现对周转材料的最大程度利用,并减少一次性投入。与此同时,施工企业还可以通过改造同类型项目成形的老旧模板来做到旧物利用,进而提升项目效益。
        3.3施工船机成本管理
        港口工程施工所使用船机数量较大,成本占比高,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管控对象。由于港口工程的特殊性,除了常规工程项目使用的陆上机械设备外,还需要使用大量的船舶进场进行施工。其中,船机成本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实现项目进度、成本等各项目标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在选择自有船机设备时,施工企业应充分结合项目施工组织计划、企业船机使用计划等内容,合理安排船机调度,控制设备进退场周期,利用好船机在场的作业时间,节约船机使用数量。针对租赁船机设备,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选择船机状况良好、维修保养及时,合理配置,减少窝工情况出现。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在港口航道施工中的应用方法如图1所示。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港口工程作为一项涉及面广、专业性强以及造价金额高的综合性工程,其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贯穿了整个工程施工过程,而造价管理质量的高低也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整个港口工程建设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的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在不影响工程质量和效率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合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发挥出优良的价值与作用,以保证水运行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昊.刍议港口与航道工程造价存在问题分析与解决对策[J].价值工程,2020,(14):82-83.
        [2]唐明,刘凯,毕文焕,等.港口航道工程建设造价管理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08):112-113.
        [3]胡艳芳,汪旭,徐蓉,等.港口与航道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J].珠江水运,2019,(07):43-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