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太昌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市政工程服务站 天津 300270
摘要:现如今,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给排水管道施工非常重要,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与整个工程质量以及建筑功能正常使用密切相关。整个建筑工程正常用水的基础是排水管道,其安装过程必须严格把控施工质量,确保正常发挥排水功能。文章通过分析建筑给排水设计存在的问题,从多方面阐述提高建筑给水排水施工技术质量的策略,以期为建筑给排水设计和施工相关人员开展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引言
建筑工程的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住户的舒适与便利及抵御地质灾害的能力。而给排水系统,作为建筑工程中一个重要单元,关系到住户入住后的生产生活和消防能力,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更是建筑工程是否优良的重要体现。本文针对给排水系统在建筑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做出诊断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希望建筑工程中给排水系统能圆满施工,为建筑工程的最终优质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1建筑给排水设计的重要作用
给排水系统设计过程中应确保科学性、合理性,为居民提供良好生活环境的同时,确保可以及时处理补救火灾等意外情况,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广,建筑给排水设计应符合资源可持续利用要求,将节水节能作为重要课题,加强给排水设计研究力度,实现建筑给排水节能降耗目标,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建筑给排水设计不仅能满足人们对高质量、高品质生活环境的需求,同时也能促进城市经济建设发展。因此,在开展建筑工程时,应加强对给排水设计和施工的重视程度。
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存在的问题
2.1管道堵塞问题
一般情况下,管道堵塞都出现于管道的转弯处,而且大多都出现于排水管道中。一旦排水管道出现堵塞问题就会严重的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很容易导致污水无法排除,污染环境,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管道直接破裂,出现爆管问题。预防管道堵塞问题,必须从施工过程严格把控,对于转弯处或者是管道连接处没有做好相应防护措施,会影响污水水流的正常流通,导致污水中的堵塞物到转弯处出现堵塞,这也与本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衔接口尺寸设计不合理有联系。
2.2渗漏
给排水工程出现渗漏质量问题的原因很多种,原材料质量不过关或者存在瑕疵,比如管道上存在砂眼、气孔或者裂缝;施工工艺不过关,比如管道之间接头不够紧密或者管道焊缝质量不过关,存在夹渣或者裂缝现象;施工管理不到位造成的,比如管材穿墙的二次灌浆质量控制不当造成渗漏现象。
3建筑给水排水施工技术质量管理的策略
3.1支管和附件制作安装
一是给水支管通常会选用明装方式,铺设时应沿墙面开展,将管卡安装在后墙面处。因暗装方式需要在墙面或地下进行开凿操作,开凿会影响结构整体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质量。因此,施工过程一般不应用暗装方式。二是施工排水管道暗装过程中,因卫生间和其他功能房间结构标高差距较大,在完成排水支管铺设后,应用石子进行填塞处理,在此基础上开展地面处理操作。排水管暗装施工过程应优先选用支管埋设,当支管条件有限必须进行设弯操作时,应注意清扫口的加装,防止管道堵塞,同时,也为后期管道维护提供便利。
3.2减轻给水压力
设计人员在进行给排水设计的过程中,要不断减少给水的压力。设计人员需要充分考虑住宅建筑的实际建设情况,对建筑高度进行准确的掌握,并且将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充分考虑在内,这样才能对给水压力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对于一些楼层较高的建筑物来说,应该将给水系统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区域,同时,还要对给水压力的系数进行严格的控制,将其规范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为了更好地保证居民的正常用水,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对给水二次加压系数进行确定。当设计人员设计完方案后,专家小组需要对设计出的方案进行严格的审核,将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和设计方案进行结合,及时找到设计方案中存在的不足,对不足之处进行优化和完善,才能保证整个设计的可行性。
3.3设备安装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给排水施工属于机电安装项目中的重要内容。而在应用给水排水施工技术时,需充分应用设备安装技术,以此为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创造有利条件。工程中的给水施工过程中主要采用的供应水源为城市自来水供应水源以及区域中水。其中供水压力在0.2MPa左右,所采用的给水管道为公称通径为300的水源给水管。为了保证给排水工程中室外与室内给水的通畅性,室外应以公称通径为200的给水管道。在具体安装阶段,需要先行对给排水区域进行分区操作,其中地下一层与地下二层属于低供水区,地上一层到地上七层则为高供水区。此时,施工人员在实际安装时,可借助直径不超过80mm的螺栓搭配直径高于80mm的沟槽卡箍对供水管道进行固定操作,之后对供水设备进行加压试验。若施工人员发现水压显示平稳可视为给水系统安装到位。而在热水区安装时,可以9kW、50L的电开水器为主,将其置于热水供应区域。至于排水设备的安装,应将其分为雨水与污水两个部分。前者可通过设置排水沟将污水排放到指定位置,依靠水泵增加污水排放压力。在雨水排水系统设计阶段,可运用布置雨水管网、安装雨水采集管的方式促使建筑区域内的雨水能够顺利实现科学排放。
3.4加强施工管理
加强给排水工程隐蔽工程质量验收,对于直埋在结构或者地底下、有保温要求、暗敷于吊顶、管井、沟槽或者不进人的设备层等管道,在隐蔽之前应做好质量验收工作,对于管道的位置、坡度、标高、管道的垂直和水平间距、管道接头形式和接头质量、套管的尺寸和材质、管道支架的尺寸、材质与固定形式、管道变径位置、保温层的做法等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应详细记录,确保如实反映工程实际情况。给水管道安装完成后,应按照要求进行水压试验,室内给水管从进户管进行灌水,排气则从支管泄水口进行,室外给水管则从阀门井中的泄水管进行灌水,排气则从室内管道泄水口进行,等水灌满后进行将管道上的阀门全部关闭,接着进行打压试验。鉴于本工程给水管道的压力存在高低压,室内消火栓管压力要求不同,应加大对管道打压压力检查力度,打压压力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没有说明,则打压压力≥0.6MPa且1.5倍的工作压力。排水管道在隐蔽之前应做灌水试验,灌水高度应大于底层地面高程或者底层卫生洁具的上边缘,灌满水后等待15min,接着再灌满继续观察5min,排水管道无渗漏和观测液面没有下降则判定为合格;排水管道还应分区段分层对排水系统全数进行通水试验,排水通畅和无堵塞无渗漏判定为合格;排水主管包括水平干管和主立管都应进行通球试验,通球选用塑料球、木球或者皮球,球的直径≥2/3的管道直径,将通球的一端系好绳子,然后从最高楼层的排水主管放入,通球从排水管的排水口掉出,通球率为100%,则可以判定试验合格。给水管道在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冲洗与消毒,使得所通过的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的标准。
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存在的问题,从多方面阐述提高建筑给水排水施工技术质量的策略,希望能为建筑给排水设计和施工相关人员开展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杨伟.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J].广东建材,2018,34(03):62-64.
[2]吴兴华.探析建筑给水排水施工技术的关键点[J].低碳世界,2020,10(07):106,108.
[3]杨滔.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常见问题与解决对策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