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和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0期   作者:周志姑
[导读] 在当前我国城市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智能建筑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周志姑
        珠海市达德设计有限公司  519000
        摘要:在当前我国城市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智能建筑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在智能建筑设计施工过程中,给排水技能节水技术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决定了建筑项目的环保水平,成为了智能建筑评价的重要参数之一。本文先阐述了智能建筑体系进行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的重要意义,接着结合当前我国的工程实践经验,分析了这套技术体系的具体应用,同时还立足于多个层面,探讨了充分保证这套技术实现较好价值的保障措施,给我国其他智能建筑设计建设带来了较好的参考。
关键词:智能建筑;给排水;技能节水;水资源利用
        
        在新世纪发展以来,我国已经逐步摒弃了粗放式经济理念,开始重视资源节省与生态保护。这些战略理念已经延伸到了我国各个行业领域中,在房建工程领域中也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成效。在智能建筑领域中,很多施工企业都已经开始应用节能节水技术,改变了这些建筑工程给排水模块的格局。但由于节能节水技术比较复杂,涉及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导致部分施工团队对于这些技术的应用还不到位。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结合我国智能建筑的具体特点,针对节能节水技术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与探索。
        一、智能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意义
        结合当前我国智能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现状来看,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的全面应用也具有非常显著的战略意义。第一,这套技术的应用迎合了我国关于节能减排等战略理念,可以得到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优化了智能建筑设计建设和后期销售的外部市场环境。第二,这套技术的应用可以较好节约智能建筑的使用成本,同时也使得建筑项目在复杂市场环境中具有更高的竞争力。特别是在我国房产市场竞争压力非常显著的背景下,使用这套技术也可以凸显智能建筑的优势,最终给智能建筑各个利益相关者带来较高收益。第三,这套技术的应用也可以凸显生态环保的相关理念,提高区域水资源质量。特别是当前我国很多城市地区的水资源污染已经比较严重,而使用节能节水技术以后,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避免智能建筑出现水污染的情况,同时也有利于维护良好的区域水生态,保证社会民众的用水健康。
        二、智能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的具体应用
        (一)中水资源利用技术
        这套技术主要是将智能建筑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并将其应用到智能建筑绿地灌溉或者厕所用水等场景中,实现整个智能建筑内部体系的用水循环,切实提升水资源的应用效率。不仅如此,这套技术的应用还可以针对污水进行过滤,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剔除出来,避免污水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结合当前我国建筑行业领域的实际情况来看,这套技术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成效,当前使用比较成熟的技术主要有物理过滤、膜过滤、微生物吸附等。结合当前我国智能建筑工程实践经验来看,在使用这套技术以后,可以直接节省40%左右的用水量,同时还可以直接降低35%的污水排放量,具有显著的应用成效。在未来智能建筑建设过程中,还可以逐步将这些过滤处理过的水资源用于洗车、小区清洁等各个模块,充分发挥中水系统的价值。
        (二)雨水资源利用技术
        在智能建筑给排水体系中,雨水资源处理模块也是非常重要的。针对于这个模块的科学应用,是集中体现节能节水理念的核心路径。在当前我国很多智能建筑都已经开始应用雨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体系,并且取得了较好效果。在这套技术体系中,需要先对雨水资源进行净化与过滤,并将其集中到雨水储存池中。在城市污染不严重的时候,雨水的净化难度也不高,但长时间储存雨水资源也会导致雨水再度污染。因此智能建筑的雨水资源应该优先使用,具体应用到冲厕等场景中。通常来说,智能建筑的雨水资源不应该应用到生活用水中,但如果雨水过滤技术水平比较高,并且最终过滤的雨水能够通过相关标准检测,也可以考虑将其加工成为生活用水。


        (三)变频调控技术
        智能建筑设计建设的时候,已经使用了很多智能化技术。因此在给排水模块中,设计人员也应该充分引入变频调控技术,切实提高节能节水技术的综合成效。结合社会民众的用水特点来看,人们在夏季的用水量会显著高于冬季。因此智能建筑不应该使用全天水泵供水模式,而应该使用变频调控模式。结合内部居民的用水需求调整水泵的运转速度,显著提高建筑供水体系的整体成效,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情况,采用节水卫生器具,不如感应式洗手盆、延时自闭式小便器、延时自闭器蹲便器、选用冲洗水量不超过6L的蹲便器等。
        (四)真空排水技术
        这套技术在当前我国新型建筑体系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已经逐步引入到智能建筑工程中。这套技术构建了真空环境条件,形成了负压排水格局,使得排水过程中水汽混合物可以处于高速运转的状态。这样以后,智能建筑的污染物就能够得到快速处理,同时也可以较好解决重力流区域的排水问题。结合当前我国智能建筑工程实践经验来看,真空排水技术的应用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水资源节约使成效,部分工程项目的节水率已经超过了65%。
        三、智能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的保障策略
        (一)提高节能节水技术的重视程度
        当前我国对于生态环保和资源节省的战略重视程度已经比较高,因此各个建筑给排水施工团队也应该加强自身在这方面的认识。事实上,当前我国很多智能建筑在设计建设过程中,对于给排水的能源节省都有一定的技术标准。因此施工团队一定要在开展施工活动之前,充分了解这些技术标准,同时还要灵活使用各类节能节水技术,使得给排水模块可以取得更好的节能成效。
        (二)合理选择各类给排水设备
        基于节能节水理念来看,我国智能建筑的给排水工程会使用到较多新型设备。在选用设备的时候,相关人员应该具有长远的目光,综合考虑设备的节能性能与价格水平,同时还要关注智能建筑的设计建设需求,选择最佳的给排水设备。特别是在选择加压设备的时候,应该关注智能建筑不同季节的用水需求,以及市政供水水压情况,使用最合适的变频加压设备,充分保证设备的使用成效。
        (三)全面贯彻能源节省的理念与方针
        在智能建筑建设过程中,给排水设计人员应该全面贯彻能源节省的整体理念与方针,优化给排水体系的整体格局。特别是在热水供应设计方面,设计人员应该针对区域的地热能、太阳能、水源热泵等各类绿色能源供应现状进行全面调研与挖掘,并将其融入到给排水体系中去。这样以后,给排水模块就可以取得更好的节能成效,显著提高了智能建筑的综合品质。
        四、结束语:
        结合当前我国智能建筑体系来看,给排水模块中全面引入节能节水技术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智能建筑已经成了我国城市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在这种情况下,各个给排水设计建设团队应该强化自身对于智能建筑的了解水平,同时还要积极了解当前国内外行业环境中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细节内容和前沿技术动态。通过这些方式,给排水工程就可以较好发挥各类节能节水技术的价值与成效,使得智能建筑的综合品质有所保证,有利于智能建筑在后期复杂行业市场环境中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晓星. 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及应用探究——评《给水排水技术》[J]. 灌溉排水学报,2020,39(09):155.
[2]乔彦. 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应用探究[J]. 城市建筑,2019,16(03):132-133.
[3]崔建芳. 给排水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及应用研究标准[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9(17):7-8.
[4]康舒月. 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对水资源环境的防治影响研究[J].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22(1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