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苗
抚州市东乡区第三中学 331800
摘要:新课标指出“应使教学更具实效性、创新性与时代性,立足于‘学科本位’‘知识中心’视域下展开授课”。故此,教师应发挥地理学科的育人优势,让学生拥有适应未来社会生活与进一步发展所需的重要地理知识,使其具有自主探究、深入学习的意识。通过数字化地理教室与课堂教学的相结合,实现授课创新,促进中学生沉浸式学习,让他们拥有人地协调观、学科实践能力、综合思维以及区域认知能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数字化地理教室 初中地理课堂 相结合策略?
引言
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相结合已成为普遍趋势。教师要学会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自我创新,让学生在现代信息化的教学课堂中有更多收获。
一、数字化地理教室与初中地理课堂相结合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实现教学相长,促进师生间互动
促进数字化地理教室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相结合,将化解传统的知识传递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实践的主体,使其在沉浸式教学中深入思考。并且,需要教师提升自身的施教能力,一方面教师需了解学情,使重难点突破与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点相结合;另一方面教师应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较为熟练地应用数字化设备,从而更好地平衡教与学的关系,实现教学相长。
(二)有助于促进学生地理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数字化地理教室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相结合,将助力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形成。初中地理教材作为教师的施教蓝本,其着重于对相关重难点知识的罗列、概念的阐述与地理图形展示,单依靠教材与图形向学生“灌输”知识,难免会造成教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或单调性。甚至会导致学生产生地理学习枯燥的印象,使其在课堂中走神、开小差。而在数字化教室中推进地理教学,有助于知识的直观化、形象化,也凸显了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有利于学生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的养成。
二、数字化地理教室与初中地理课堂相结合的策略
(一)利用VR技术发展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VR技术包括先进的硬件设施,可以进行全真模拟和展示,结合丰富的教育资源提升地理知识的直观性,发展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提升地理教学的真实感和实践感。例如,在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相关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解决知识学习难点。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过程,缺乏立体空间思维。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学生在数字化地理教室中能够展示地球绕日运动的情境,学生则可以直观看到地球公转的周期、速度和方向。结合相关的运动轨迹,学生能够自主画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路线图。地理学科的一些领域是学生难以想象和到达的,而通过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
再比如,在讲解印度相关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了解这个国家的服务外包产业、热带季风气候等知识。利用三维视觉现实设备,可以看到印度的交通情况、恒河边的气候情况。学生能够直观认识到热带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并且意识到这种气候可能带来的灾害。利用VR技术,可以让学生获得沉浸式学习体验,有效延伸了地理课堂教学,拓展了当前的地理知识空间。
(二)实现多边互动,促进综合思维发展
为体现数字化地理教室的应用优势,促进学生综合思维的发展,教师还可在课堂教学中,增强师生与信息设备应用的多边互动,让学生具备探究学习意识。例如:在八年级上《交通运输》教学中,教师可依据学生的地理学习情况,对他们进行分层引导,使课堂教学更具灵活性,实现对数字化地理教室硬件设施的有效利用。可使学生观看教学视频,了解近年来我国在铁路运输建设中取得了怎样的成就,让地理基础扎实、思维灵活的学生独立探索,使其分析我国铁路运输网络的特点与格局,立足于综合视域下,思考为何会形成这样的特点;使学习能力尚可、思维能力略欠佳的学生合作学习,应用辅助设备,分析我国铁路东密西疏的原因;让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欠佳的学生认识到交通运输的重要性,结合现实问题,分析应当选择怎样的运输方式。
(三)采用交互式地图发展地理学习能力
交互式地图属于数字化地理教室的重要功能,可以展示地图、多屏幕联动互动、双屏对比、一投多屏、宽屏投影等。这种系统能够转变传统的立体图形展示方式,丰富地理现象表现模式。教师能够利用软件编辑地图内容,并且把相关的图像同时在球面和平面上展示,这能够提供强大的动态展示效果,并且促进学生和知识的交互,属于当前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平台。利用交互式地图系统,能够完善当前的地理活动教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利用双屏显示功能和一投多屏功能完善教学。应用的过程中,使用电子白板一半显示教师的PPT,另一半显示地理图像,利用图像配合文字的方式进行高效教学。利用这种双屏功能,能够进行图像叠置、图图对比、图文对比。教师能够结合自己的需求,利用书写功能和批注功能进行圈画和书写,可以在图像中落实地理事物,让学生形成脑中地图,明确具体的地理空间定位。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上台进行实践操作,圈画重点地理知识内容,也可以让多个学生在白板上书写。教师能够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分组操作,让学生结合交互式地图进行解释,配合指示操作,形成互动教学模式。在交互式地图教学系统应用中,可以进行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教学,有效活跃地理教学课堂气氛。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促进初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需加强数字化地理教室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打造地理智慧课堂。应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给学生生动、直观、可感的地理学习感受,使他们具备探究学习意识,能进行独立分析、综合探析与实践应用,让学生感受地理学科的特点,形成地理思维。从而,利用数字化教室优势,使地理教学迈向智能化、信息化发展方向,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进行多元化探索,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傅艳霞.数字化地理教室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整合运用探索[J].新课程,2020(10):112.
[2]张琴鑫.应用数字化地理教室提升初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3]钱秋明.数字化的课堂人性化的回归——浅析初中地理数字化课堂的建设[J].考试周刊,2018(1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