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明
重庆市巴南区龙洲湾小学 401320
摘要:班主任的管理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班主任要结合精细化教学理念,转变传统德育思想,注重联系生活和调动学生情绪来实施教学策略。小学生的道德认知模糊,缺乏必要的行为规范。班主任要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研究合适的教育策略,严格规范小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也要丰富德育形式,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实效性
引言: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价值观塑造的良好时期。德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注意将德育专题课与学生日常管理结合起来,在抓好课堂思想教育的同时,注重从学生生活入手,关心学生心理状态和情感世界,使德育过程更加接地气。
一、转变传统德育观念,树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意识
德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目的是对学生在思想、行为、道德和心理建设等方面进行正向引导。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班主任老师在学生素质教育和课堂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伴随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多元化发展的进步,教师要与时俱进优化自己的德育思想,根据学校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日常表现开展关注学生个体特色的德育工作,突出“生本”理念的运用,并适应“现代化”和“科技化”的要求,为学生呈现丰富的德育体验。班主任道德教育,要重视德育技巧,注重教学内容,充分发挥班主任的领导作用,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课堂教学内容,优化整体道德教育管理机制,切实落实教育内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与此同时,要注意让学生重视自身的道德教育发展,建立自觉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尤其班主任教师要加强对“体验式”和“生活式”教学方法的运用,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感觉到道德的重要价值,并自主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1]。
二、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和认同道德的价值
班主任老师必须明确道德与生活具体事物的练习,规划好德育策略,明确德育任务,并基于概念和现代道德教育的指导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日常生活的细节行为道德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理解力和悟性。与此同时,对学生身边不起眼的小事进行评价引导,让他们在日常经历中自主践行道德品质。班主任应该运用生活情境组织一些具有指导意义的活动,比如“模拟招聘”、“社交礼仪实战”、“心理暗示”等,使学生提前适应社会,深入生活。
三、丰富德育活动形式,改变生硬的说教方式
小学学生的生活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发展的进步都与班主任的指导和教学方法,班主任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管理模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和身心发展特性,并与其他学科教师进行交流和合作,全面加强班主任的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2]。例如,班主任可以加强道德教育型活动的开展,增强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师可以班会入手,组织多样化主题活动,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开展学习和探究,比如“荣誉评选”、“特长展示”、“行为自省”、“难题破解”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进行高品质。
四、在德育工作中实施激励策略
激励策略有利于有利于提高德育教学效率,有利于根据教育改革新要求完善德育课程。德育工作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与学科课程教学一样,班主任教师要把尊重学生个人成长道路作为进行德育的基础,依据学生的个性和自主性来开展德育工作,充分调动学生个性的非智力因素,用好激励策略,也是开展德育工作需要创新的目标[3]。例如,在日常德育主题活动中,可以增加一些对社会榜样人物的接触,利用校外德育教育基地和革命英烈对新中国寄予的厚望,使学生明白自己的使命。鼓励学生争做榜样,激发学生的进取心,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机会。比如,开展由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公益活动,到敬老院和孤儿院献爱心,走进社区宣传法律法规、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宣传垃圾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开展墙体小广告清理。通过这些活动增进学生认识和时间的统一,同时丰富了学生的社会实践,对提升学生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五、注意家庭教育的配合
家校结合是德育的重要举措,小学生正处于对外界事物感知的敏感期,在与教师和家长的朝夕相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教师要时刻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络,共同依据课程内容,制定家教计划,适当地对学生的积极行为和正向观念进行奖励,实现激励。同时,班主任也要提醒家长做好家庭榜样,配合学生践行优良道德品质,创造积极的家庭环境氛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保持与家庭的沟通。现代信息技术和移动设备比较普遍,学校和教师可以利用微信群、公众号、QQ群、微博等平台保持与家长的沟通,有计划的为家长提供激励方法、激励素材、问题解答。
结语:综上所述,道德教育是一个重要而漫长的过程,班主任必须有效地将德育引入生活,重视学生认识和实践的综合教学效果,关注学生感受,不断提高德育课程吸引力,增强学生的日常礼仪和行为准则的监督和指导,让学生感受到多元化的德育体验,认同道德的价值,构筑起良好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张玉红.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研究[J].学周刊,2020(30):165-166.
[2]何亚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要点及策略[J].新课程,2020(43):228.
[3]韩凌琴. 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探究[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