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德育教育在中职班级管理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0期   作者:常乐
[导读] 在新课改要求下,德育一直占据着核心地位,对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常乐
        重庆市立信职业教育中心,重庆 400036
        摘要:在新课改要求下,德育一直占据着核心地位,对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德育教育要求将“立德树人”理念渗透至日常教育教学的每一环节,做到润物细无声。班级管理是教育教学的有效保障,能够有效规范学生言行,直接影响思想和行为。
        关键词: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德育教育;渗透
引言
        中职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向社会输送高素质、高能力、高技术的职业性人才。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立德树人”理念逐渐引起中职教育的重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规范思想意识和语言行为,已经成为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的重要思考方向。
1中职教育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1)中职教育教学内容中关键构成部分:职业教育的所有教学活动都是基于学生专业技能培养进行的,教学内容基本是专业呢努力培养和时间能力的培养,学生就业针对性很强。而职业学校学生学生容易接触到一些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所以,职业教育中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2)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使其可以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社会不断发展之下,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有了新的变化,需要学生有极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同时还需要有一定的总额和素质。所以,职业教育中德育教育十分重要。(3)为学生提供精神上的支持: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基本都是在企业的基层岗位上,职业学校学生在毕业之后,因为刚刚进入社会,所以工作压力会很大。经过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敬业踏实的精神十分关键,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学生的精神支柱,支撑学生可以成功地从学校学生过渡到企业工作人员。(4)加强职业学校的影响力:现在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前景在进一步扩大,职业学校的数量不断增多,这些职业学校所开设的专业和技能培训基本都一样。所以,加强德育教育可以加强学校的竞争力,职业学校学生在接受了高质量的德育教育之后,企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人生价值观。这些人才对企业而言有很大的价值,则企业也必定会对学生毕业的学校产生认可态度,这对职业学校影响力的提升和发展有很大的促进性作用。
2中职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素质教育在中职学校中也受到很大的关注,但就目前中职学校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大一部分并没有做到真正的重视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对于教学的重点一般还是放在了文化课以及专业技能的培训上面,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教育所占的比重比较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德育教育过于的强调理论知识点的讲授,过于注重形式化东西,而在德育教育中缺少了与实际的联系,使得学生们提高不了学习德育教育的兴趣,非常的影响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另外,在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中,因为各种客观因素,导致班主任对德育教育工作的教学目标定性不清楚,比较地模糊,这样的状况严重地影响了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职学校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为了能有效地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教学质量,会充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来辅助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然而很多中职学生对于互联网充满依赖,甚至于迷恋,这种现象对于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身体健康的影响非常大,如果班主任不能综合地分析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势必会影响德育教育的工作效率,从而影响到中职学生的德育思想素养。


3 中职班级管理中德育渗透的策略
3.1 营造班级氛围,促进德育教育实施
        班级氛围属于班风的主要表现形式,良好的班级环境有利于促进学生养成积极向上,团结友爱,自立自强的性格,让学生感受到班级的温暖,提高班级向心力和凝聚力,增强主人翁意识,形成良好的自我教育意识。这就需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有深入细致的了解,让自己走进中职学生群体的生活圈子和内心世界,了解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困难与疑惑,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合作者与参与者的角色,寻找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激发学生热情的班级管理方法,让学生学会打开心扉,提高沟通能力和学习。通过组织各种团体活动,增强学生团队意识,学会合作,尝试在团体中寻找个体价值,提高自信心。比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像青春期男女、安全教育、环境保护等,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的自觉性。为了提高德育教育效果,班主任还可以建立德育分数指标,对于在班级中表现活跃的学生增加德育分数,让他们感受到来自教师和同学的尊重,从而激励更多的学生积极投身到班级氛围建设中,增强班级集体意识。
3.2 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增加班级管理柔和性
        “立德树人”理念下的德育教育提倡“以人为本”,要求围绕“人”的发展展开全方面的德育教育。传统班级管理中,约束性与控制性比较强,班主任是指令的发布者,学生则是被迫的行动者,此种管理方式忽视了学生作为“人”主体性,以及发展追求。特别对于中职学生而言,会增强其逆反心理,影响德育教育和班级管理效果。(1)注重对学生人格素质的提升,挖掘其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2)展现平等意识,与学生平等和谐交流,加深思想的碰撞,让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全面发展.(3)通过班级活动组织,引导学生寻找自我价值,感受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所带来的正向能量。从而帮助学生释放个性,愿意跟随着班级的发展不断提升自我。
3.3 注重情感教育,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情感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核心所在,只有班主任真正做到关爱学生和了解学生,才能更加顺利的开展德育教育,并且获得学生的支持与认可。所以在实际班级管理中,教师不应该单方面的以成绩判断学生的好坏,对于学困生也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以免他们自暴自弃。而且就职业学生来说,很大一部分都是中考失利被迫进入中职院校的,所以他们的心中往往存在一定的自卑、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针对此,班主任应该经常性的找学生单独谈话,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和诉求,通过自己的关爱、关怀等逐渐感染学生,让他们重新树立学习、生活自信,从而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实现更为理想的发展目标。
3.4 科学设置班级制度
        就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来说,制度是其中的核心内容,直接关乎到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质量。所以,为了推动德育教育与班级管理更好的结合,班主任应该科学进行班级制度的设置。首先,班主任应该制定完善的日常管理制度,在这之中,学生待人接物的利益规范是重点,能够使德育教育以制度化的形成存在;然后就是选出合格的班干部,因为班主任工作繁多,所以很难全面顾及到班级管理工作,这就得班干部积极辅助;最后就是构建全员参与的轮流值日制度,使得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班级管理中,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管理技能和责任意识。
4结语
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既为德育实践拓展了途径,又丰富了班级管理的内容与资源,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推动班级可持续发展。针对此,需要班主任加强重视,并且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合理结合,以便推动德育教育效果有效提升,促使班级管理质量更进一步,为学生今后更好的发展进步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李建.新媒体时代下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9.
[2]张艳华.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摭探[J].成才之路,2018(14):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