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华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第六中心小学 350000
摘要:自主学习能力是小学素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提高学习效果的主要途径。小学高年级阶段相对低年级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学生也有自己的想法,接受能力明显提高,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高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引言
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这需要教师在教学时对学生做出特别关注。数学是众多学科中难度较大的一门学科,如何学好数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如今教师教学改革的重点。教师在教学时要结合高年级学生学习的一般特性,对现有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做出改革。培养学生独特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借此提升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一、强化实践,促进自主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重难点知识和学习技巧后,教师就可以适当渗入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来引导数学知识到实践中去,加强师生交流和锻炼动手能力,促进学生自主解决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增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实践中及时的反馈和纠错。一方面,可以利用反馈帮助教师掌握和分析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又可以根据情况引导和帮助学生寻找最佳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到成就感,从而助力学生积极自主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六年级《圆的面积》这一课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动手实践,分析验证,得出公式,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对知识进行再创造,体验学习新知识的喜悦,以及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初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首先,教师要构建趣味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来玩一玩“剪一剪”活动,让学生将一张圆形纸张,通过裁剪、拼接的方式,来转化成为以前学过的图形形状。其次,让学生来分别自主动手剪成8份、16份、32份拼成什么样的新的图形?通过完成拼接,学生自然得出拼接的图形越来越接近长方形。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来自主观察思考,这个长方形和圆有什么关系?是否可以利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来求出圆的面积?通过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很快的得出,长方形的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也就是πr,那么长方形的宽即圆的半径(r),那么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面积=πrXr=πr2。
二、重视兴趣的渗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打下基础
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到主动的、自主的学习,是需要一定因素作为其进行这项行为的契机。而兴趣则是这些因素的重中之重,也可以说兴趣是这些因素的根基所在。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中,应注重数学知识趣味点的有效延伸,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脱离,主动地去学习知识、发现知识。
比如,在教学“圆”的知识点中,教师可以将生活元素带入,如为学生布置预习作业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去寻找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形”,并选择一些相关的物体带到课堂上来。而学生在进行这项作业的时候,他们会先将教学材料进行熟悉,并结合自己的思考其探索生活中圆的事物。相较于传统的计算类作业,这种实践形式的作业会让学生感到更有兴趣,同时在他们会发现原来数学与生活有着这么密切联系,这也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所要学习知识的兴趣。再到实际教学中,当学生将这些物体带到课堂后,教师还可以提出圆的周长概念,并鼓励学生结合手中的现有工具,开动自己的脑筋,尝试去测量一下这些物体的周长。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展现出自己的天马行空,他们有的将直尺作为测量工具,有的拿线绳来进行测量。对于学生的这些方法,教师都应当给予积极的关注。等到学生都测量结束后,教师再让他们都说一说自己的测试方法,并进行总结,接着引出圆形周长计算的概念与公式。这种实践性的活动,不仅会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实现了对知识的有效探究,这对于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是有着极大的帮助。
三、促进合作交流,带动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的能力除了要求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意识,还需要学生在合作交流之中培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促进数学课堂的合作交流,带动高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
例如,在教学《正比例与反比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活动:“同学们,通过正比例与反比例的图像,我们可以更快地了解到信息,接下来请看PPT,上面表示的是座舱在摩天轮上的高度变化情况,接下来就请大家在小组内针对该图像回答下面三个问题,看哪个小组所收集到的信息最多、最准确。”通过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正比例与反比例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小组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参与是保证学生发挥主动性的前提,小组内的合作和小组间的竞争都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接着,教师可以邀请部分学生来总结小组里的交流结果,有的小组说道:“转动过程中,达到的最高点是18m,最低点是3m。”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在发挥主动性的基础上,复习巩固正比例与反比例这部分内容,而小组合作也能够带动高年级学生在数学课堂当中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从而使数学课堂转化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课堂。
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主学习是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和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兴趣的激发、良好学习环境的构建及学习目标和方法的指导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自主学习,优化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承刚.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思考[J].启迪与智慧(中),2020(07):40.[2]李红霞.小学高年级数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3]管弦.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探究[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教育理论研究(第三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