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高中化学教师学科核心素养践行之路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0期   作者: 薛晓燕
[导读]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薛晓燕
        西安外国语大学附属西安外国语学校  710016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全面展现了学生通过化学课程学习形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5个维度。
        从2017年《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颁发开始,我们组的老师便开始了践行之路,我们一路学习,一路实践,收获满满,反思颇多。笔者主要从三大方面总结一下。
一.不断充电,学习理论知识,观摩课堂实录。
        暑假8月份李思昕老师参加了为时三天的全国高中化学教师核心素养实践培训,8月份我们组所有老师参加了莲湖区的核心素养落实培训,九月份我与李祖艳老师参加了西安市化学教师核心素养的培训,并且观摩课堂实录。十月份我们组所有教师参加了莲湖区核心素养的实践与运用教材培训。十一月份我们组所有教师参加网络培训学习核心素养内涵与解析。
二.从理论到实践,积极探索核心素养内涵。
        (1)课题论文方面的落实
        我们备课组正在进行的课题有《化学情境教学的探究》、《理化生核心素养之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我发表的论文《实验探究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基于核心素养的盐类水解教学设计》等等,围绕核心素养我们不断摸索,不断前行。
        (2)教案方面的落实
        在平时的教案书写方面我们注重教学设计中体现学科素养,在原来的三维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加上了核心素养目标,比如《盖斯定律》这节课我的教学目标这样写。
1.通过化学科学史,由生活转向化学,感受科学家的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
2.从生活模型到能量守恒定律角度建立模型,从感性到理性,帮助学生形成能量守恒观,逐步构建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3.利用盖斯定律通过数学计算来解决生活、化工生产中的问题,将科学、技术、数学充分运用于工程生产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构建“化学价值观”。
其他老师的教学设计也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时刻把握核心素养落实学生实践能力。
(3)课堂案例、活力课堂中的落实
        在平时的备课组活动中我们积极讨论,将核心素养应用在教学实践中。

比如活力课堂初赛时我们组李思昕老师《胶体》这节课注重学生素养的体现,将生活中常见的胶体的牛奶、颜料、墨水、豆浆等等带到课堂,让学生亲自体会胶体的特点,学以致用体会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学科价值核心素养。再比如王楠楠老师《铝》这节课注重情境的运用:
教学情境1:展示铝制易拉罐、铝制餐具的图片。
目的:从身边的物质入手,引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感受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情境2:介绍铝制餐具在我国的兴与衰,说明铝制餐具不宜蒸煮,不宜长时间存放酸性及碱性食物。
目的:引出对铝的物理性质的学习、化学性质的探究。
        通过情境的创设向学生宣传化学,突出化学在经济发展、人类进步、人民健康及环保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观察生活实际,关心学科发展。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教材中涉及的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进行梳理与拓展。例如:因为氨气易液化,液氨可做制冷剂;硅是半导体,硅用于太阳能电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过氧化钠是呼吸供氧剂;氢氧化铝可以和盐酸反应,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氧化铁是红棕色固体,可用于红色涂料;等等。利用这些知识与素材创设教学情境,结合物质的性质理解和记忆物质的用途,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以阅读代替听讲,以探究代替说教,以思考代替抄写,以争论代替回答,以问题解决代替习题解答等,培养学生的学科观念、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科学素养,就算多年以后,他忘记了零散的化学知识,忘记了死记硬背的内容,忘记了解题技巧,但是他忘不掉的是学科观念,忘不掉的是思维方式,忘不掉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正如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所说的;“教育就算忘记了在学校所学的一切之后所剩下的东西。”
(4)实验课、校本课程、科技节落实活动即课程理念,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1.把实验教学贯穿于每一节化学课中
        高中化学教学重点是“激发学习兴趣,养成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丰富化学知识和重视化学实验”五个方面。充分挖掘实验资源,上好每一节化学课,努力在常态化的实验教学过程中重视“科学精神与严谨态度,及时记录与习惯培养,有效观察与积极思考,规范操作与准确表达,捕捉信息与创新意识”五个方面工作,适时发展学生的“宏微结合、分类表征、变化守恒、模型认知、实验探究、绿色运用和创新意识”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开设校本课程及实验探究课
        本学期我们开设了《魅力化学》校本课程,从四大板块舌尖上的化学、指尖上的化学、前世今生的化学、影视中的化学结合实验探究让学生落实化学知识,培养学生化学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从生活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来开展化学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还可以保持学生对生活中化学知识的好奇心。
3.科技节活动落实核心素养
        化学备课组这学期在科技节中给大家带的精美肥皂是我们校本课程的一部分,学生通过自己亲手操作了解油脂水解产物高级脂肪酸钠是肥皂的成分,并亲自制出肥皂,孩子们很有成就感,觉得化学很美妙很神奇很实用。科技节的研学之旅更是让孩子们学以致用,研学旅行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航天梦想的新世界大门,近距离感受了我国航天发展,探秘宇宙太空的特色空间。启发了同学们主动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能力。
三.不断学习,砺砺前行
        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很多,每次学习都感慨良多,感觉那些专家确实将精力、时间、心力都奉献给了化学教学教育。我们做的仅是皮毛,但我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们这样一步步坚持从实际出发,从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设计出发,在学科素养的践行之路上我们砺砺前行,不忘初心,我们一定会走的更长,走得更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