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化学实验课的优化设计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0期   作者:王玉胜
[导读] 化学是一门考验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学科

        王玉胜
        山西省陵川县平城镇初级中学校  048306
        摘要:化学是一门考验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学科,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提现了对于学生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锻炼。新课改十分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化学课程也要求教师们重视学生的实验能力,基于此,本文对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化学实验设计优化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实验;优化策略
        
        1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缺少实验教学
        在初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许多学校着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必要的实验教学。在化学学习中进行理论教学是有必要的,让学生更快速了解并记忆基础知识,但一味追求理论知识的掌握会降低化学的趣味性,使学生滋生厌学情绪,失去了化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机会。
        另一方面,有的教师意识到这种问题,但是学校并没有相关教学场地和化学用具,无法进行相关化学实验。
        1.2教学模式单一
        传统教学模式下,几乎所有科目面临相同的难题,即,以教师为主体,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学生只需要及时记忆,教学内容庞杂且无聊,挫伤了学习积极性,教学任务难以保质保量完成。多次教育改革后,这一现象逐渐变少,但许多教师的教学思维依旧没有改变,并不能正确认识实验教学,进行相关实验前,将实验步骤模式化,学生跟随教师,完成一步步实验,虽然达成了实验教学的目的,却依旧束缚着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不清楚为什么做和怎样去做,不能很好达成巩固知识的教学目标。
        2化学实验设计优化策略
        2.1老师改变教学观念,弱化课堂主体地位
        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及其重要,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教师只有将实验部分设计得生动有趣,学生才会喜欢化学,想学习化学。同时实验课是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是起到辅助作用的课程。比如在走近化学的实验教学中,这是化学教学中最基础的实验教学,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药品的取用以及对一些常用仪器有基础了解。老师在教学中需要详细为学生讲解各类药品取用方法步骤以及注意事项,随后就应该讲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安全规范的前提下使用各种仪器,真实感受化学学科的奥秘。
        2.2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教师需要提前熟悉教材并进行重点筛选,即,学生这一阶段必须掌握的内容;现有知识基础下学生能操作的,如果太难,很难完成教学任务,且容易出现事故;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科学的设计实验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初中时期,学生对于化学的认知还处于初级阶段,未积累足够的知识,实验过程中所注意的事项并未完全了解,很容易出现意外,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引导作用,在实验开始自之前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实验中进行探索,发现并处理问题,及时与他人进行讨论,在这一过程中促进学生团队协作意识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烧不坏的手帕”实验,众所周知,手帕着火之后一定会被损坏,为什么在这种实验中,手帕明明着火了但是却完好无损。将2体积的酒精与1体积的水进行混合,将手帕放入其中浸湿,然后用火点燃,等到火熄灭后进行观察,手帕依旧完好无损,这是不符合常理的。借助于这些趣味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2.3趣味化学实验与生活相结合
        化学知识就是在总结生活经验后得出的,来源于生活,又促进生活的发展,在日常教学中,将化学实验与生活实例相结合,减少化学的神秘感。实验开始之前,用生活情景进行代入,有助于学生在实验中验证相关结论。同时,在进行知识普及的过程中,不能只通过口头讲解,这不利于学生对于化学理论的具象化,教师可以适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利用照片视频等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
        如,在生活中可以发现这样的问题,房间里外的铁制品同一时间内生锈程度不一样,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呢?为什么会生锈呢?生锈过程是非常漫长的,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视频,让同学们在短时间内观察这一过程,加深对于知识的掌握与理解。
        2.4转变实验场景
        化学实验的进行,并不只在实验室中进行,户外还有很多有趣的化学反应等待学生去发现。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展开户外活动,借助于学生的课外时间,布置一些趣味化任务,将化学课堂转移到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锻炼,从而更全面的认识化学。
        如,在学习“盐”的时候,生活、工厂和化学三者对于“盐”的定义是否一致,若不一致的话,为什么会有区别?化学实验中用到的氯化钠,在大自然中是否存在?或者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盐的制作过程,将盐用水稀释后,再进行加热得到晶体,通过这些,让学生对于化学知识有更直观的了解。
        2.5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实验教学趣味性和安全性
        教学科技的发展以及教学工具的研发,教学工具种类越来越丰富,可以极大程度的满足老师们对教学的不同需求,化学实验课程也是如此。化学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在实验课上展示危险系数高的化学实验,以及一些不注意就会严重威胁学生生命健康的化学药品。同时进行化学实验要求非常谨慎,如果在实验中有环节处理不当,就很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如起火、爆炸等。这时化学老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们演示实验过程,或者利用计算机建模,先在计算机上模拟实验的情形,让学生对于实验有了更多的认识后在动手。
        3结束语
        总之,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核心,教师将化学实验进行合理化创新改革,可以满足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对实验的需求,提高化学教学的课堂效果,化学实验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样学生理解了知识后才会运用到生活中去。教师对初中化学实验课的改革和创新,要立足于学生,充分发挥的学生主观能动性,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只有做好初中化学教学的创新和改革,才能为学生以后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小燕.核心素养下如何优化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J].科技资讯,2020,18(15):221+223.
        [2]任睿.创客视角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化方向[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0):63.
        [3]杨平.关于优化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J].读写算,2020(12):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