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0期   作者:王英
[导读] 数学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与抽象性,

        王英
        湖南省湘乡市东郊中心学校大桥小学     411400
        摘要:数学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与抽象性,不易被小学生理解,导致小学生不愿学习,而数学又是学生整个学业生涯中最重要的学科,因此怎样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便成为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文章基于当前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存在问题,因此,有必要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行之有效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

        前言: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传统教学理念的弊端逐渐凸显,但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在授课中依然采用原有教学方式,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改变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便成为重要工作。
一、当前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教师主导课堂。教师主导课堂的现象在我国教育中十分普遍,整节课均由教师一人从头讲到尾,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灌输,部分教师认为只有自己占据课堂主导,才能完成教学计划,如果学生参与进来,很容易导致本节课教学内容无法完成,影响教学进度,可见,教师忽视了学生对数学知识是否掌握的重要性[1]。
        第二,缺乏对学生的了解。数学教学具有特殊性,需要根据学生心理展开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但部分小学数学教师缺乏对学生心理与接受能力的了解,认为只要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多做练习题肯定会有所收获,若没有收获或收获较少,必然没有认真听课,做的练习题不够多。同时,由于教师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即便引入了新型教学方法,也很容易导致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起不到应用的教学作用,无法实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
二、提升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对策分析
(一)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身为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师为提升教学质量,首先应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正确认识新课改教学理念与要求,并将其真正融入到实际教学中。其次,改变传统课堂中的师生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教师为指导,辅助学生学习。最后,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新课改后出现了很多新型教学理念,作为新时代下的小学数学教师应学习与掌握新教学理念,结合小学生心理将其应用到教学中,如自主探究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情境创设法等。
(二)引入师生互动教学
        师生互动教学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引起学生兴趣,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与掌握数学知识,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如在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中的《比例》这节课时,为帮助学生掌握比例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教室中比例游戏,将全班学生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人数控制在8-10人左右,教师发布指令,让每个小组按照给出比例分别组队。

当教师给出2:1的指令以后,两个小组成员分别组成6:3、4:8,余下的同学站在一旁,等待下个指令,为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教师给予表现更加优异的小组奖励。同时,在师生互动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中的《条形统计图》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4-6人,分别统计同学的身高、体重、上下学方式等。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提升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三)引入生活情境教学
        生活情境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于小学生来说,越贴近现实生活越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越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帮助他们认识学习数学的意义所在[2]。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超市购物的生活情境,将水杯、铅笔、笔记本等作为超市商品,并标价,每种商品的价格中都带有小数,然后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商店老板,共同计算商品总价,这样的生活情境就存在于小学生身边,他们也十分熟悉,在学习中也会更加认真,在无形中便会掌握小数的运算规律。同时,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中的《负数》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拿到教室中,利用温度计的零上、零下温度帮助学生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并让学生讲述一些现实生活中应用到负数知识的物品,以此调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3]。
(四)重视应用题解答能力培养
        在整个小学数学中,最重要最能影响教学质量的便是应用题,由于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限,容易在读题时分心,很容易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出现差错,这就需要教师重视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进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4]。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中的《小数乘法》这一课时涉及到这样一道应用题:“一本数学书大约厚1.2厘米,一本美术书大约厚0.9厘米,小明把36本数学书和34本美术书摞在一起,大约厚多少厘米?”看似简单的数学应用题,但在部分小学生看来却很难,面对这样的数学应用题教师可以教会学生归类,将相同类别的整理在一起,即:一本数学书大约厚1.2厘米,36本数学书大约厚多少厘米?一本美术书大约厚0.9厘米,34本美术书大约厚多少厘米,这些书加在一起厚多少厘米?这样便将一个问题拆分成3个问题,有利于学生逐个击破,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便可得出这样的计算过程:1.2*36+0.9*34=73.8(厘米)。在学生解答数学题的过程中能认识到应用题的设计存在迷惑性,但只要稍稍用心解读便可将问题迎刃而解,同时,认识到数学知识间存在联系,以上题为例,不仅考察了学生对小数知识的掌握能力,还考察了对混合运算规律的掌握情况。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改变自身教学理念,认识与了解新教学手段对学生以及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并将其真正应用到现实教学中,同时结合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做好重难点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郭益妹.小学数学高年级练习课教学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09):93-94.
[2]刘厚琼. 小学高年级数学计算教学探究思路分析[C]. 福建省商贸协会、厦门市新课改课题小组.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七).福建省商贸协会、厦门市新课改课题小组:福建省商贸协会,2020:38-43.
[3]李亚明.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渗透[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245.
[4]杨开泽.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有效教学策略探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2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