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维
武汉市第六十三中学 430043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方式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改进,使学生能够更加具有学习兴趣,强化自身的化学素养和能力。应试环境的影响下,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被动的学习化学内容,很容易降低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学习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虽然现代教师不断的改进教学方式,但是化学教学水平仍然有待提升,本文提出借助实验探究模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化学学习过程中来,从而强化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实验探究;初中化学;教学运用
引言
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课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由于化学本身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能够应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应用的前提是需要对化学这门课程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学习,此中关键是通过化学实验来进行实际的探索,只有通过化学实验验证了的才可以应用到实际的社会生活中。而现如今虽然新课改正在不断推进,各种教育政策也在不断落实和贯彻,但是无论是教育观念还是教学方式都需要长时间的调整和适应,才能更好地应用在教学中。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作为化学课程中重要的角色,理应受到相关教学人员的重视,并不断改善现有的教学方式,使初中实验教学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从而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等。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实验探究模式的意义
(一)可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新课改环境下,化学老师既应该全面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应该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视与培养。在实验探究模式实施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一定的化学实验意识,注重团结与合作。教学活动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学生实际学习状态和情况,利用相应的方式进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
初中生刚刚开始接触化学学习,多变的化学公式、数量众多的化学元素,对于有着固有思维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很多学生都觉得初中化学知识晦涩难懂。但是,教师将趣味化学实验引入初中化学课堂,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还能使抽象的化学知识变得具体,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点。
二、强化实验探究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措施
(一)探究实验意外,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教师及学生经常会出现各种意外,如指示剂变色不变色、氧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以及酚酞遇碱变红后褪色等,当出现该类意外现象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其中的原因,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使学生从这些化学实验意外中也获取更多的启示。
例如,教师在进行“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教学时,课本内容中讲到过氧化氢在使用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的情况下可以生成水和氧气,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在常温下,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木条是否可以复燃?”学生回答:“木条不能复燃。”说明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放出的氧气较少,反应速率较慢。教师再提出问题:“向过氧化氢溶液试管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然后再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是否可以复燃?”教师引导学生将以上步骤进行实验,可以发现,试管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木条复燃。但实验过程中会发现,部分学生的木条没有复燃,教师引导学生实验几次依然得到一样的结果,最后发现,学生加入的二氧化锰多于常规量,因此导致木条未能复燃,学生再重新调整二氧化锰的量,木条终于复燃。根据这样的意外现象,学生得到启示,催化剂的量可直接关系到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通过对化学实验意外现象进行探究,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从探究中不断获取新知识。
(二)转变教育观念,设计探究实验
在现行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享有很高的话语权,如果教师不主动转变思想观念,将无法改变教学课堂现有的处境。教师应革除自身的落后教学观念,与时俱进,将课堂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统一起来,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应精心设计探究实验方案,调动学生的活力,积极参与到课堂建设中。由于教学资源和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在设计教学实验之前应充分了解学生的意愿,比如大多数学生喜欢“氧化和还原”,教师在设计实验的时候应侧重于这一部分,学生有了感兴趣的探究实验,教师可以顺势提出一些实验中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或者提供一些实验器材,让学生进行结果验证。这两种方式都能让学生在短期内对化学课堂的参与感更加强烈,有利于创新型课堂的建设。
(三)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学生的实验意识
在应试环境下,教师一般都是按照教学大纲进行化学知识的传授,教师和学生都比较重视理论内容的学习,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实验教学的关键性,导致学生缺少实验意识。此外,教师在教学中,以自身的知识讲解为主要过程,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初中生来说,需要他们主动参与到化学学习中,体验化学知识的魅力,能够科学合理的认识化学这门学科。通过实验教学,能够对理论知识进行检验,从而加深印象,提升掌握程度,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化学学习进行深入的理解。对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该借助实验探究模式的实施,培养学生实验意识以及探究本领,利用关键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思考的状态,有助于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实验探究,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还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实验探究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有助于激发学生初中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可以通过不断思考和探究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健.浅析趣味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2020(07):65.
[2]李彩飞.实验探究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学周刊,2019(36):32.
[3]宋立法.探究性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8(27):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