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耀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溢水小学 湖北 十堰 442200
摘要:小学时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初始时期,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基本能力与解题思想。如若小学生想要学习好数学,自身就必须要具备优秀的数学能力,数学科目本身逻辑性极强且涉及范围甚广,而计算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能力,想要有效解决数学问题,就必须经过大量的计算。由此可以明显看出计算对于小学数学的重要性,新课改中明确要求小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数学计算能力。因此,小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牢牢掌握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学习习惯与认真的学习态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计算教学 有效性 提高策略
1.严格规范教学要求
如果想要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计算水平,必须保证提升其计算的准确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时刻注重准确率,如若小学生只为了追求做题速度,准确率十分低,那么这种数学计算可以说是毫无任何意义的。在教学过程之中,数学教师必须先对小学生做题准确率进行有效培养。在其基础之上,在对各种计算技巧进行有效传授,保证提升计算效率。
比如,当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乘法法则运算时,首先应向学生对传统计算方式进行详细讲解。当传统方法被学生广泛接纳且可以保证做题准确率之后,数学教师可以尝试为学生讲解一些做题小技巧,以此提升学生做题速度。像十几与十几相乘的数学计算就十分规律,其可以利用口诀将计算过程总结为“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以具体的12×14举例,其计算过程就是1×1=1,2+4=6,2×4=8,由此可以推断出12×14的结果为168。数学教师必须为小学生详细讲解乘法计算技巧的使用规则,如果是十几的数与个位数相乘,则必须要添加0作为补位。这种计算小技巧可以在课堂中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学生可以认真听讲,并将技巧及时进行检测与应用。随着学生对于计算技巧掌握程度的加深,可以大幅缩短学生计算用时,保证数学计算准确率,满足新课改的需求,提升计算教学的有效性。
2.对口算进行有效强化
在计算过程中口算是基础部分,是学生进行计算的初始时期,学生并不是在一夕一朝之间就能提升口算能力的,需要每天坚持不懈地进行训练,才可以逐渐形成熟练的口算技巧,从而灵活正确的应用口算。在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明显发现只要出现口算,学生的做题错误率会明显上升。面对此种情况,教师应要求学生在做口算练习题时,如若答题时间允许应至少检查两遍,有助于显著提升正确率。为了保证小学生做口算练习的正确率与速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心理认知,有意识地让其记住某些特殊数字的排列组合。
比如,可以让学生牢牢记住和是整百、整十的两个数(像77与23、93与7等);积是整百、整千的两个数(像4与25,125与8等)。加深学生对这些特殊数字的记忆,不仅可以有效提升计算速度,还可以大幅提高正确率。
与此同时,数学教师还可以在每一节数学课之中,利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抢答口算、听算练习以及口算游戏等多种口算比赛活动,对小学生持之以恒地开展口算训练,从而提升计算教学的有效性。
3.提高计算技巧与定律的应用强度
为了计算的便利,在计算题的解题过程中会有很多运算定律,方便学生灵活解答数学题,大部分学生对于简单运算法则的习题都可以有效掌握。
比如,当计算156×25×4时,学生马上就会联想使用乘法结合律,得出算式结果为15600;而当学习最小公倍数的知识点时,当计算20与16的最小公倍数时,很多学生都会利用短除法进行计算,可以得到最小公倍数为2×2×4×5,但是会有不少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计算水平过低之外,学生在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缺少有效联系,知识无法有效应用与迁移。
4.将日常生活与课堂教学有效联系
小学数学教材的大部分内容都源自于生活,但是在教材编制后往往被描述成了复杂抽象的概念。在进行数学计算时,数学教师可以将内容还原到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构建真实教学情境,带领学生在其十分熟悉的条件下开展自主学习,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探究欲,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之中学会运用,从而提升计算教学有效性。
比如,当学习加减法时,数学教师就可以向学生这样询问,学生们从校门通往教室的路上,两旁都种满了树,那学生们有没有数一数道路两旁一共会有多少棵树呢?当学习圆周长计算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个铁圈,询问学生如何有效测得此铁圈的周长。学生这时会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有说可以拿绳子绕一下,之后量绳子的;有说可以在尺子上滚动一周的。而后教师可以顺势让小学生们根据自己想到的方法对身边事物进行测量。此种教学手段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观察、动手以及分析能力,可以让学生深入掌握计算法则,提升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
结束语:
小学数学学习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观察分析能力,对小学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着积极的促进功效。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计算是基础,教师必须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进行足够重视,数学教师应积极转变自身教学手段与思想,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推动学生进步,保证计算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升学生数学解题速度与准确率。
参考文献:
[1]徐进.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5,(9):106-106. DOI:10.3969/j.issn.2095-6711.2015.09.089.
[2]徐艳玲,沈艳娜.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48):81.
[3]李春红.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12):130-130. DOI:10.3969/j.issn.1004-8502(z).2014.12.130.
[4]潘桂梅.浅析如何提高小学中年级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7,(47):115-116. 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7.47.104.
[5]刘德凤.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J].南北桥,2020,(10):121.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