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0期   作者: 杜先冬
[导读]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

        杜先冬
        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实验中学      810007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有效的教学往往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明确学习目标,集中注意力,高度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堂知识。为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进行深度的挖掘和探索,结合学生的基本学情,采取有效的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打造高质量的高中数学课堂,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思考
        
        前言: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学生学习数学能够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数学的思维,便于通过数学的角度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高中数学,有别于小学和初中数学,其难度更上一层楼。采取有效的教学,便于让学生们明确学习目标,并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学习,从而提升自身的数学学习效率。基于此,本文针对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一、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必要性
        (一)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高中数学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学好[1]。教师采取有效教学方式,按照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能力来设计教学,有利于简化学习的难度,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从而能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高中的学生即将面临高考,无论是学习压力还是心理压力都非常大。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能够让学生在短暂的时间内充分地吸收和掌握知识,节省了课外消化吸收的时间,便于学生减轻学生的负担。
        二、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美国成功学家罗曼·文森特·皮尔曾说过:“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2]。”从这句话可以得出态度的重要性。很多学生之所以学不好数学,主要的原因就是学习的态度不端正,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没有足够重视。当学生对一门课程怀着漠视的态度时,那么在课堂上他的注意力不会集中,也不会配合教师认真完成教学。长此以往,所落下的数学知识会越来越多,数学成绩也会因为自身的不重视而一落千丈。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端正学习的态度,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乐趣。
        为了能够让学生正视数学,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中真正学到东西。为此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分为三个层次。对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提出合适的问题,并积极肯定和鼓励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实施引导,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数学课中有所收获,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同时在潜移默化中端正了自身的学习态度。


        (二)开展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进行预习的过程中,能够提前熟悉接下来要学习的知识点。学生可以在理解不明白或者有难度的地方做好标注,便于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课前预习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自主学习习惯,能够高度落实国家要求的终生学习理念,帮助学生夯实和巩固数学基础,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学习《函数概念及其表示》一课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提前对课程进行预习。为了能够实现学习的有效性,教师要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指导。如,可以回忆一下之前学过的函数,如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并且分析和找寻他们的共同点以及不同点。之后学习函数的构成部分以及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定义域、函数的值域以及函数的表示方法等等,并将自己不懂的地方重点标注,在课堂上进行提问。
        (三)采取多元化教学手段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有效教学,就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只有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才能够集中注意力,认真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为此,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采取创设教学情境、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引导式教学、游戏教学、生活化教学等多元化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在学习《集合的概念》一课时,教师可以开展情境教学,如下:有一个渔夫非常喜欢数学,但是对于集合的概念他总是百思不得其解。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位数学家,就向其请教,数学家说,你网里的鱼不就是一个集合吗?通过这样简单易懂的方式为学生营造出了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也简化了教学的难度,让学生轻松懂得了集合的概念。
        (四)强化课后复习
        众所周知,数学具有一定的难度,想要真正学好数学,掌握数学知识点,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强化课后复习。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除了做好教师留的课后作业外很少进行课后复习,导致很多知识发生遗忘,学习质量下降。为此,教师可以为学生们设计简单的课后复习目标,既不会耽误过多的时间,还能够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记忆。
        例如,在进行《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复习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们设计“15分钟课后小复习”的任务,(1)父子柱体、椎体、台体的侧面展开图,掌握柱体、柱、椎、台的体积;(2)掌握柱体、椎体、台体的体积公式。通过15分钟的复习,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对所学的知识点强化记忆,也便于帮助学生打牢数学基础。
        结论:总而言之,高中数学教师要强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端正学生的数学学习思想态度,积极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奥妙与魅力,从而真正爱上数学、学好数学。
        
        参考文献:
        [1]隆占平.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略运用刍议[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02):125-126.
        [2]万华波.信息化视野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1):130.
        [3]祁万梅.陶行知教育理念下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J].亚太教育,2019(08):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