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构建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0期   作者: 陈坤平
[导读] 自主学习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它直面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陈坤平
        罗平县阿岗镇红梁小学  655816
        摘要:自主学习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它直面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成为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 自主学习课堂 构建研究
引言
        素质教育要求培育独立自主型人才,要求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摆脱依赖,最大化消除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和对教材内容的依赖,培养学生自主自觉意识,让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当中始终保持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有效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才是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必经之路。小学数学教师必须积极变革教育理念,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手脑并用同时激励学生自主感悟和归纳学习方法,保障学生的能力和整体学习效率,学生在独立性的学习体验当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与魅力。
一、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由于数学知识相对来讲比较抽象化,必须要通过自主学习,才能加深对相关重点知识的记忆,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对知识进行探索,进一步完成相应的教学活动且提高综合数学成绩。第二,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传统单一教学方式比较枯燥乏味,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倘若学习兴趣被削弱,将难以推动教学活动顺利有序展开,而自主学习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他们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数学学科的奥妙之处。第三,促进学生思维横向发展。教师在授课中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教学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思考,这样既能够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又可以使其思维能力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升。
二、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构建所面临的障碍
        (一)旧的教学模式的阻碍
        首先,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思维相对固化,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的机会少。传统教学模式对教师的影响根深蒂固,这就导致广大小学数学教师难以接受新的教学思维。其次,教学方法相对陈旧,新的教学方法更新周期长,旧的教学方法依旧应用在教学的一线。在旧的教学模式的阻碍之下,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构建发展较为缓慢。教师在旧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之下很难从传统模式中脱离出来,这样就导致新的教学模式发展应用过程异常缓慢。
        (二)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小学学生大都年龄较小,这个阶段的学生很难保持持续的注意力在数学学习上,这样便为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的构建增加了难度。这个问题是由小学学生学习特点所引起的,是难以从根本上去改变的。小学生活泼好动,将其束缚在课堂之上是极其困难的。小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会集中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如果学习过程过于枯燥乏味,那么学生很难保持对教学的注意力。
三、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构建策略
        (一)教学主体的转变,由教师到学生
        为了培养小学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创设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自主学习的客观环境下,学生才能拥有充分的自主学习实践契机,从而在实践中积累起直接的自主学习经验,在经验累积的过程中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为了建设自主学习课堂,教师还应将教学主体的转变作为重点的创新方向,明确教学主体应由传统课堂中的教师转变为现阶段的学生,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创设开放式的课堂环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活动开展的主人。


        (二)联系生活展开教学,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
        通过联系生活来展开课堂教学,有利于降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陌生程度,同时还能调动他们以往的相关经验,便于学生联系这种经验对所学知识展开思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存在的密切连接,从而转变学生以往对数学课的消极态度,不断提升他们的思考热情。例如,在教学“圆”时,首先,教师向学生展示了生活中最常见的自行车轮、汽车轮胎以及马路上的井盖等图片,给学生的视觉带来一定冲击,初步勾起了学生以往的认知经验。其次,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以往的生活经验来思考汽车轮胎和井盖为什么是圆的,并给他们留出3~5分钟的思考时间。有的学生结合在生活中骑车、乘车以及观察井盖的经历展开了思考:如果汽车的轮胎是方形的话,当四个直角碰到地面,很容易产生颠簸和倾斜的感觉;如果井盖是方形的话,当人们修理下水道将它掀开时,很容易直接掉落下去。最后,通过联系生活展开教学,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经验,还可以锻炼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巧用多媒体来授课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新科技水平也得到大幅度提升,其中多媒体设备被大量应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该设备具有很多优势,比如,操作简单、画面感比较强,能够有效地简化抽象化的知识点,进一步让学生学习时不会觉得吃力,反而觉得简单且易懂。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知识点时,也要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来展开教育指导,也要有意识地去引导以免学会自主探究问题,通过自主探究能够掌握重难点知识,也可以体会数学学科的奥妙之处,进一步提高其自主探究的能力,为后续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以及大幅度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和效率。比如,在学习《图形的运动》一节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在一个恰当的时机将多媒体设备引入课堂中,这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最后,通过学生自主思考快速掌握图形运动的特点,并推动整个数学教学活动朝着理想化方向顺利展开,充分发挥多媒体设备在教学中的价值。
        (四)加强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其主要是指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共同去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这不仅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合作和竞争意识,进而实现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目的。而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打破常规教学思路,要有意识地去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并结合学生实际状况对其展开科学合理分组,让他们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学习《折线统计图》一节时,教师可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并将学习能力较强的人员设为小组干部,以便于带动其他学生积极展开自主学习,同时也要多鼓励和赞美他们,以此来提高数学学习自信心,让其能够畅所欲言地对折线统计图探讨与研究,进一步在相互帮助下快速完成学习任务,且获得绝佳的教学效果。最重要的是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为其后续学习和发展打下夯实基础。
        (五)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动手能力培养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给小学数学生活化应用提供了契机。另外,自己动手学习总是比单一听讲效率高,因此注重动手能力培养还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以“小学数学中平面图形平移、翻折”的教学为例,在这一章的教学中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去自主绘制众多图形。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加强了对平移、翻折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空间想象与思维能力。同时,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动手,培养了动手能力的同时还促进了自身对生活中知识应用的思考,这样也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除了学生自身的努力,也与教师的有效指导分不开。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明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通过合理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参考文献
[1]林静静.开展自主学习,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07):76.
[2]马文昭.试论如何构建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J].当代家庭教育,2020(18):88.
[3]王燕.如何构建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3):60.
[4]尹文生.构建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49-150.
[5]连标钱.如何构建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J].考试与评价,2019(12):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