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材版本差异视角下小学语文中段教学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0期   作者:杨勇
[导读] 人教版与部编版的小学语文各年级的教材在编排体例、生字、课文、单元训练、综合性学习等方面存在差异,

        杨勇
        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龙潭镇中心校   616352
        摘要:人教版与部编版的小学语文各年级的教材在编排体例、生字、课文、单元训练、综合性学习等方面存在差异,那么教师更需要充分的把握教材之间的区别,善于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来保证不同的教材最终都能够实现服务于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学习的目的。本篇文章中,笔者选取“基于教材版本差异视角下小学语文中段教学策略分析”这一主题展开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教材版本差异;小学语文;中段教学;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教师、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学方法的合理应用,教材更是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工具以及教学知识的载体,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可能影响教师的教学习惯,学生的课程安排以及学习习惯,因此,针对不同版本的教材探究不同的课堂教学的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教材差异
1、古诗文编排比重差异
        相比于人教版教材,部编版教材增加了大量古诗词的内容,一到六年级古诗词从原来的69篇变成现在的128篇。同时,学生们从一年级就已经要开始学习《论语》,一方面这要求教师重视古文教学,另外一方面,教师也要结合孩子的发展、成长情况,适当的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课外阅读比重差异
在所有科目的学习当中,语文学习是最注重平时积累的,因此,部编版教材相较于人教版,增加更多课外阅读的比重,目前,名著阅读已经成为了必考内容,由于语文学习的积累性明显,加强学生课下的阅读和学习也是很重要的,而这项变化在小学,初中阶段尤其明显,教师会给出指定的阅读书单,并尽可能的督促学生每天保证30分钟以上的阅读时间。学生只有通过充分的阅读、思考、写作,其整体的语文学习水平才能够得到显著的提高,同样,只有学生的知识储备积累的足够丰厚,才能够将更多的素材运用到写作及阅读当中。
3.视觉效果差异
部编版教材采取的是水墨画图案设计,与老版人教版教材相比,视觉效果更好,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相比之下,部编版在视觉编排上,效果更甚一筹。


二、重视传统文化,提高文学素养
古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在小学学习的阶段,由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倾向于以背诵的方式进行课堂开展,这就导致学生并不完全了解古诗词其中的韵味或是内涵,而在这种情况下,部编版相较于人教版教材又增加了大量的古诗文学习的内容,因此,教师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不仅仅要使学生会背诵,同样要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感悟,这样才能够充分挖掘古诗词的魅力,使得学生产生学习,甚至创作诗词的兴趣。另外教师也需要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古诗词学习本身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只一味的讲授诗词本身,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通过趣味的课堂环节设置、丰富的课外素材的引用,教师才能够更好的适应教材版本的差异,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在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的教材当中,编写者将与村居、景色的古诗词及课文描写放在同一个单元,并且以古诗词作为开篇的第一单元,这足以看出传统的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比重,同时,编者将古诗文与现代文章相结合,更有利于学生了解相同的景色利用古文进行描绘以及现代文章的不同写法,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的感受到古诗词寥寥数字展现出来的美好景色,也可以了解到现代文章的具体写法,这样一方面赋予学生对古诗词的想象,另外一方面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现代文写作本领。
三、增加课外素材,拓宽知识视野
教材之间的差异同样体现在对学生的课外知识面的高要求,语文这门学科本身要求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才能够形成大量的积累,并且逐渐形成学生独有的思考体系,因此,在目前的教材的变动中,不难发现,对于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既要求学生利用课后的实践培养自身的阅读兴趣,拓展自身的知识视野,同样的,教师也需要注意引导,不能仅仅局限在课本中固有的文章,而是应该在课堂上充分的引经据典,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促使他们在课后主动的参与到阅读的过程中。
在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教材当中,人教版设置了较多的课内阅读故事、书目,而在部编版教材当中,这些书目更多的以课外阅读的方式呈现,并且在第八单元设置了习作练习:故事新编。看起来学生的课内阅读面变小了,但实际上,这样的阅读安排要求学生进行大量、充分的课外阅读,这样才能够完成习作练习:由学生创作新的寓言故事。教材编排的好处在于,不将原有的故事编写在教材内,以免部分学生可能会厌烦课本上的学习内容,而代替以写作练习就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因为只有通过充分的阅读,学生才能够编写出有趣的小故事与同伴进行分享。
结语:
总体而言,教材版本的不一致带来的编写、内容的不一致,其本质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教师和学生,因此,教师也需要积极的适应不同教材版本之间的差异,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的调整来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趣味性,另外一方面,教师也需要积极思考,不同的教材版本之间的差异,本质上满足的是哪些教学需求,只有通过深入的挖掘与探析,才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顺应目前的课堂教学的变革趋势,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陈璐. 从“国文”“国语”到“语文”:小学语文教材发展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9.
[2]吕成秋.探究提升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